万骨枯(78)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没人有把握答,周青云再提旧消息:“方老娘脸上有大块的疤,是因得罪了人,被活生生烫坏的。我猜就是那位把她逼进烟花巷的人干的。”

周松敲敲碗,很淡漠地说:“商户重利轻情,房家放她进去,说不定是因为她帮房家办成了什么大事,在她身上有利可图。”

“有道理。”周青云端起小几上的碗,朝他们一敬,喝上一口润润喉,放下后接着说,“房繁一案,迟早是要查的。我们先把能想到的可能都拿出来琢磨琢磨,看哪条说得通。不要一味顺着,别人说的话,你要尽量找茬,找出理由来反驳。”

林密点头道:“那位明媒正娶的老太太,身边没有贴心的丈夫,也没有亲生的儿子。虽不知没有生育是何缘故,从她一力扶持房二老爷一家来看,她肯定是厌恶方老娘的。拉侄女来做儿媳,是想控制房老爷这个养子,可见她没有花心思去亲近和教导他。”

这几句,完全说得通。几人一齐点头。

殷若抓紧吃完嘴里的肉,说:“房繁活着的时候,长久给房盛下毒,房盛还用了一些治外伤的药,因此可能还有些别的下作手段,一内一外磨他。既然老的都不管,房繁为什么不直接了结掉这个大哥?”

周松给了一种答案:“房盛是方老娘的亲孙子,害死了他,把方老娘逼急了,她把手里的事捅出去,房家就完了。”

林密说:“房盛一直都不能下地走路,外头的生意,全在房繁手里,按说继承家业一事,房盛威胁不到他。但毕竟房盛才是正统,只要他死了,必定要起闲言:这是房繁鸠占鹊巢,心狠手辣害了他。”

周青云点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还有一点,房盛这个人,虽然身子不好,但脑子还不错,他应该早有防备。下人喂给他吃的那药,他吃一口就咳,马上用帕子擦,应该没吃多少进肚。方老娘的耳铛,包括她的人,此刻应该在房府。先前我以为有人掳走她,是为了辖制或迫害,有了这耳铛,那这说法就不对。把她藏起来,是为了保护她,房家的主子里,房老爷这个儿子和房盛这个孙子最有可能。房盛曾和我说人是他杀的,那我说说我的想法:方老娘帮房盛杀了房繁,房家老太太计划落空,派人追杀方老娘和她的亲人,房盛将她带回去保护起来。当然,他说的话,未必可信,也有可能是包庇他爹,因为房繁死了,这份家业,还是没交到房盛手里。”

周松补充道:“房家出来买人,做主的是老祖宗房里的管事。”

周青云见大家都沉默,忙说:“吃菜吃菜,天渐渐凉了,这秋膘不贴起来,冬天难熬。”

三人一齐看向最瘦的他,他呵呵笑,夹起一个煮得膨膨胀胀的肉丸子,说:“我先吃为敬。”

吃吃喝喝一轮,又调回来说事。

殷若想起房盛对着惊鸟铃发怒的模样,心生怜悯,小声说:“会不会是房衍……房老爷为了儿子和亲妈,振作起来了?他修行的那一块,院墙比别处厚两倍,不单是那座院子,四周的甬道和隔壁院落,都有高手护卫。老人家年纪那么大了,再怎么厉害,也活不过年轻的,这些大户人家的管事,都是人精,提早投靠新主也是有的。”

周青云喝道:“好!”

周松不甘示弱,也说:“那我猜是房家老太太忍不了,当着方老娘的面杀光她亲人,再把她掳回去日夜折磨羞辱。”

林密提醒:“那耳铛说不过去。”

“为了刺激……诶呦,确实说不通,没人告诉她,她怎么知道那黑乎乎的旧耳铛是定情信物。但殷捕快那一套,也有不通之处,既然是为了保方老娘,地窖里的死尸就说不通了,那可是她在意的亲人。”

周青云解释道:“方老娘是他们的长辈,心里有牵挂,但她的过去到底不光彩,对房家的名声有损。这些方家的亲戚究竟怎么来的?暂且还不清楚,如果方家曾借方老娘的经历要挟房家从而被灭口,那也说得通。或是那位房衍已经疯了,不管不顾一通乱杀也难说,毕竟修仙走火入魔,修成疯子的人也不是没有。我们退回到房繁之死上,江梆说尸首是故意丢在梅娘门口的,这话我信。梅娘不是蠢人,她有求于房繁,且以她的手段,不会弄得这么糟糕。他们想到了用安神香,趁其他人昏睡去处理尸体,那完全能趁夜做到。尸首留在楼里,是因为前后两个出口都被人锁死了,他们只好先将尸首钉起来再做打算。房繁太沉,最后尸首还是掉了下来,预谋杀人,不该是这样的。”

殷若点头道:“我也相信他们是无辜的。”

林密皱起了眉,为难道:“按这样推断,方老娘能在房家出入,是个办要紧事的人,又不差钱,她手里必定有人手,也能做到杀人不留痕迹。要是她杀的人,按常理,她应该想尽办法撇清,为何发现尸首的时候,她刚好也在楼里?”

她还主导了后边的事!

几人一齐愣住。

周青云看向周松,周松瞪大了眼睛,很肯定地摇头——姜家七月下旬开始慌,而后马上谋划县令这个位置,为这事和万家打了半个月的擂台,才琢磨出周青云这步棋。收到房繁死讯时,他已经在路上了,老爷接连传了三条紧急消息给他,可见老爷们也很意外。姜家比任何人都希望房繁活到交出账簿,那就不需要提心吊胆,费这么多神了。

周青云仔细想过,房家老太太一心栽培房繁,她不可能杀他,房家二房也不可能动手。房衍和房盛不可能陷害方老娘,那这事就是外人做的,为的就是搅乱局势,浑水摸鱼。

周家可能吗?杀人不是杀鸡,费这么大的事,一定要有好处得。房家生意做那么大,不可能不打点好周家。两家没交恶,又没有利益冲突,房繁死了,周家没有好处,至少明面上是这样。诬陷殷若,是方老娘临时起意,不是“偷人帮”从前的路数,所以这事做得不周全,能破解。

他看向窗外,心底冒出了一个猜想。

殷若将筷子搁在碗上,突然说:“他要是好的,我们帮他。”

他要是坏了,我们就反他!

这是她曾经说过的话,显然她也想到了“万”字。

他在京城混迹市井,小道消息听得多。万家的皇后在宫里受冷落,好似很委屈,但实际上,郝淑妃刚生下儿子,就被她哄走养在膝下。传出来的消息是郝淑妃感念她照看的大恩,两人情同姐妹,但不到一月,郝淑妃就香消玉殒,谁知道这里边有什么猫腻。万家族人的风评也不好,虽不得皇上看重,到底是皇亲国戚,总有些仗势欺人的事。

周松没听明白,问道:“帮谁?”

殷若谨慎,答:“我说江瘸子梅娘他们。”

第66章

周青云催道:“想办法再打探多一点消息,才好下定论。我再寻几个机会上门,譬如那宗首饰失窃案……”

他和林密同时出声。

林密说:“会不会是陷阱?”

他说:“这是特意引我上门的幌子?”

周松点头道:“真要说起来,那几样在外人眼里值钱,在房家,真不算什么。怎么不偷别人,专朝她一个落魄的寡妇下手?”

周青云摇头轻叹:“做局的人,能想出那样的主意,却留下这样的破绽,想必是明明白白在告诉我:你应该去。去就去吧,正好差个由头去探底。”

殷若摸了摸铁锁,抢着说:“我跟你一块去。”

一早说谁的锁离了手就扣钱,实则只要闲着的时候带上锁练手劲,便没人去管,只有她一直想办法带着,将它当成武器使。

周松看看被她盘得发亮的锁环,跟道:“我也去。”

林密站起,拱手道:“明日要去庵里,回头我将在同志县翻过的册子都默出来,大人再看看有没有遗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