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109)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周攒就是这么来的。落梅庵里只有八个受难的女人,人数对不上。她们几年内就生育了七次,周守备膝下还有四子三女,年纪小的只有三个。二夫人身娇肉贵,绝不是能接连生育七八次的奇女子。那么京城周家的十几个“嫡子”,也有可能是这样的来历。“不纳妾”的清正好家风,是踩着无数人的血泪换来的。

他无比庆幸当年能被他们遗弃。

一家子兄弟姊妹多了,前程有高有低,难免生嫌隙。周守备究竟是心甘情愿损自己的阴德为兄弟们谋划,好生出那个天赋异禀能助周家飞黄腾达的孩子?还是迫于父母或家族的压力,无奈才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呢?

殷若想起小时候的事,听明白了,咬牙切齿喊:“这些狗和尚可真龌龊!等人救出来了,我要一把火烧了他们。”

这煞星!

周松忙劝一句:“杀僧烧庙,你就真完了,那可是斩立决的大罪!”

周青云也回了神。

“对!只要凑齐了证据,把它们盘活了,我们就把这事捅到上边能管又愿意管的人手里,叫他们来清算,将这些恶事示众,让他们遗臭万年。师爷,一会打发三儿再去集市上逛逛,买些肉骨头回来。我们吃肉,叫排房那边也沾点肉味。你再去东仓找陈永说一下棺材木,问问他认不认得木头,要是不认得,请他推荐一个。我们要把库房里的好木头挑出来,杉木、楠木、阴沉木,暂且要这三种。”

“知道了。姜家……方正如今就在城里,叫我为他们弄牌子。”

“他们还是什么都不跟你透漏?”

周松苦涩道:“总是含糊其辞。”

“那也好。你放心,马上就会有条大消息,再加上身份牌。随他们如何,你大闹大怒,咬紧了嘴,除非他们把你娘送还。我猜你娘离得不远。”

周松长久跟着他,那些人为了警示他不要叛变,随时要把筹码拿出来威胁。

周松打起精神来,大声应“是”。

“仍旧没有婆子来吗?”

“有两个,但不是那家的人,我叫进来试探一番,寻个由头打发走了,抓了一把钱当辛苦费。”

“好。下回不要急着送走,让我见见。”

“知道了。”

周松出去办事,周青云叫住要走的殷若,小声说:“我心里也着急,可是眼下我们还不能将歹人连根拔起,暂且不能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殷若已经冷静,乖乖地应:“好。眼下能做什么?”

“房家安排了那么多高手,把房府捂得铁桶似的,他们也在害怕。我要往周家走一趟,过后再去那边,你先去收拾,一会跟我一块去吧。有你在,我心里不慌。”

殷若就怕没事做,当即应道:“好!我不怕那些人,他们敢动,我就敢杀。”

“不危及性命的时候,让他们留口气,好做证据。”

“明白了。”

周守备有职责在肩,十九那日就回了卫所。

周青云到访,周老夫人打起精神来见。

“诶唷,老祖宗,您这是怎么了?”

“伤风了,不要紧。大人几时回来的?”

“昨儿夜里。怕您牵挂担忧,一忙完就赶紧过来回个话。那庵里的事已经查明,要去省里交个差,万府台震怒,下令各县张榜缉拿,要尽快翻出幕后黑手李贵。”

周老夫人端起茶,念了两句佛,不咸不淡地问起他的终身大事。

“我把老夫人当亲人,不怕您知道我的私心。就如今这身份,能婚配的,不过寥寥。这是关乎前程的大事,不如再等等,横竖托您的福,身边已有人伺候。将来再说,一山更比一山高嘛。”

“这话在理。这里没什么好人家,等明年回了京,我替你看看。”

“承蒙垂爱,不胜感激。”

周青云注意到,她身边的宛如看了他身后的殷若两次。

“还有公务在身,先告辞了,改日再来请教上边的事。”

“去吧,劳你惦记,我这身子好了许多。”

“保重。”

出了院子,仍旧有人跟着,是个生脸。

周青云猛然回头问:“播少爷几时到的?”

这人愣住,随即含糊答:“奴婢不曾见过。”

照例去看狮子,如今心境完全不同了。周青云不再围着它转,摸摸狮子脑袋就走了。

殷若问:“周播回来了吗?”

“是的。他要是敢来招惹,打就是了,有我呢。”

先前还说不要轻举妄动、打草惊蛇呢,殷若噗嗤一笑,大声应道:“好!”

第92章

周青云要见的是房盛,说的是还粮食一事。

“上边拨了一批粮,先前承蒙相助,周某感念在心,只是……”

房盛低咳过后,及时截了这话,哑着嗓子说:“大人言重了,家里做这个买卖,总不至于断粮,山里的百姓过冬要紧。这事以后再说。”

“多谢体谅。”

身边跟着四五个管事模样的人,房盛说话间,又看向了屋檐,小厮为他送上盖毯。

周青云主动发话:“今日前来,还有一事要请教。”

“大人请说。”

“能否借一步说话?”

房盛沉默了一瞬,脸色不变答:“都是家里人,不妨事,大人放心,个个嘴紧,谁要敢出去胡言乱语,我亲自送去衙门,交由您处置。”

下人们不是不懂眼色,是他们只懂另一个人的眼色。

周青云得了想要的答案,笑道:“那我就放心了。你们家生意做得大,我想问问,家里有没有南北往来的船只,单属于你们家的,租用!”

“有,大人几时要用,提早说一声,我给你留。”

周青云起身拱手,笑道:“下月的事,到时再来致谢。打扰了,告辞。”

房盛看着他,挤一个很费劲的笑,点头说:“不能相送,失礼了。”

周青云再拱手。

李管事代主人送客,周青云客客气气问了几句,他都认真答了,突然抬头朝着斜前方行礼:“表小姐。”

张璠玙远远地矮下身行礼,并没有要靠近的意思。

这就奇了。

离了房家,殷若甩着铁锁嘟囔:“我以前在三元码头见过她,她在船上弹琴,有许多人特意赶去听。千渺带我进去见她,叫我好生学学女子风……仪。我可不会那样……”

“可千万别那样,吓人!”

殷若想起他先前确实说“姑娘别这样笑了,瘆得慌”,哈哈大笑。

“别人都说她是女子典范,就是命运弄人,当年明珠暗投嫁给那样窝囊的丈夫,又早早地守寡,实在太可惜。”

周青云想得多,房家精明,不会做把大美人嫁给小攒典的折本生意。那位掌管督粮一事的罗大人,特意要在铜狮停留休整,恐怕是惦记这个孀居亲戚家的侄媳妇。

这样的龌龊,不该让她知道。

“多半是挑中了那位的人品,家世也不差,只是没料到命薄。随她吧,横竖与我们不相干。千渺是文人,他们最懂这些历经坎坷的才女,十分地怜惜。我是黄牛听琴,哞……哞……莫要来!”

殷若乐不可支,靠着墙停下来。

周青云停步,看着她轻笑。

身后的墙内有细碎的动静,两人同时用眼神提醒对方,又一起无声发笑,同时动起来。

才走上甬道,罗八迎上来禀报:“大人,知府衙门送来了粮食,还有一车的礼。”

“好。”

周青云先去了刑房,徐点案上摆满了卷宗,见他来了,连忙说:“周大人,上边带了信来,说是得了要紧的消息:朝廷派了巡按往西南三府微服私访,探访民情、巡查重案。铜狮先前连递几案,这里是必经之地,叫我们早些预备着,好生应对。”

周青云慌道:“几时到这里来?”

“说不好,既是微服,不会提早告知。”

“那我们抓紧把手里这些事弄完,你先忙着,我找万里商量商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