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66)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方树根笑嘻嘻答:“小的记住了,大人,他们都夸您算无遗漏,聪明绝顶。”

周青云很受用,点头道:“你们这些机灵鬼,将来也有大出息,快去干活吧,夜里弄点骨汤面,纯白面,多放点菜叶。”

“小的遵命。”

百姓吃完了在等,他飞快地扒完了碗里的饭,放下筷子擦嘴吃茶。

周松叹道:“再不好好吃饭,一刮大风就找不着人了。”

周青云摸了摸窄腰身,跟着叹气。

周松心软了,放下自己的碗筷,拿起他那副筷子,夹一大块肉伸过去。周青云弯腰,张嘴接了,听见动静,回头去瞧。

敞开的大门外,雀儿抓着盆不知所措。

“大人……我……”

周青云知道她误会了,本要解释,转念一想,佯装恼羞,用力摆手,喝道:“下去!”

周松觉出些意思来,忙解释道:“周三是姜家送来的,这个不是,就在外头买的,别的都难看,只有她周正。”

“不是姜家,就会是别家,你办事也避着她点。”

“啊?”

“我先去,你吃完再来。”

他悄悄指了指外边的槐树,周松了悟——外边这只眼睛,去房家蹲了一晚上,又回来了。

周松压低了声,抓紧回禀:“你叫我去打听,生意人不清楚房家里边的事,但牙子说了,管着买人的是任管事。我跟他家一个买办搭上了话,他说这任管事是老太太院子里的。这个老太太……是房家老爷的祖母,也就是房盛房繁的曾祖母,耋耄之年,耳聪目明,活到百岁也不难。这任管事得重用,他家也气派,在千里巷置了处宅子,请了人伺候:一个婆子两个丫鬟。那婆子贪财,给她半两银子,当下就告诉我:这位老祖宗是女冠,房老爷养在她跟前,因此早早地迷上了长生之道。”

“我知道了,晚些时候人齐了再说。”

周松接着扒饭,周青云走出去,经过老槐树时,他叹气,拍拍树干,怅然道:“夜行穿黑,白日怎么还这样?做人要知道变通,这叶子落了小半,黑猫没有这么大的,你上树之前不先看看的吗?”

树上的千山气得想动刀。

周青云失笑,一面走,一面吟诗:“落叶乱纷纷,林间起送君。懒猫赖上树,老爷最头疼。”

齐忠贤恶积祸盈,无须再审。周大人忙完结案陈词,当着众人的面,释放坐了四年冤狱的胡丽娘,代表县衙向她赔礼道歉。

胡云娘牵着姐姐,代她回礼致谢,领了抚恤银子,由壮班四人护送离开。

而后是对齐刘氏和甘婆子的处置,都是胁从犯,且戴罪立功,笞二十,前者禁一年,后者禁五年。

齐方氏毒杀案的公文,一式两份,由林捕头和杨捕快分别送去方家和齐氏宗族。

周师爷站在柱子前,高声宣读:“本月二十五,宣化坊宣讲律令,考核过关者,得白米一升,糙米两升。”

底下人七嘴八舌议论,见他往外边走,全跟了上去。

周松亲自贴告示,将它又念了两遍,大伙全听清楚了,兴冲冲奔走相告。

去房家的人,要不了多久就要回转。周青云抓紧去牢里见梅娘,细问宝儿的八字和从前的长相 。

梅娘心惊,急道:“他这八字,是有人说过有些不好,可这……那人说他八岁、十八都有劫数。”

“房家千有没有向你透露一丝半点?”

“他只说孩子还活着,我细问如何,他说不好说。”

周青云懂的不多,粗粗算出是春甲寅,确实可能是童子命,于是告诉她:“我怀疑是被带去房家老爷跟前做了看炉童子,昨夜有人去探过,根本无法靠近。房家中央几座院子,都有高手看顾。想要把他带出来,难上加难,还得从里边的人身上下手。你且再等等。”

梅娘叹道:“难怪房繁也那样说,我只当他是推诿,因此扣了他一样东西。”

“梅娘,他们留你,究竟是要你替他们做什么?你好好想一想,想等见了宝儿再说也行,我不是要胁迫你。”

“你究竟是不是周家人?你单枪匹马来,不肯服从,恐怕到最后,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了。”

“是,也不是。你猜得没错,将来我能不能活着离开,确实不好说。我也有我想要救的人,因此顾不得了。”

“我爹曾在工部虞衡司任职郎中,后来……我们也不懂里边的门道,总之一道圣旨,莫名其妙就被抄家论罪。我没有兄弟,爹将一些本事教会了我,房家人找我,是找我看一些山形图。这么多年,找过我十来次,他们在找一处矿洞,没提过位置,只有描下来的山相。寻常来访,只是障眼法。”

周青云嘀咕:“铜狮铜狮,难道是铜矿?可本地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记载。”

梅娘不答,转开脸,小声问:“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何没有别人来?”

周青云摇头道:“有人来,那你就危险了。”

他压低了声答:“这里是库房地窖,只有我和冯丁知道。他要避着人才能来,送饭有早有晚,你多包涵。衙门里来了新人,不在我掌控之中,极有可能翻到库房,你闲来无事,替我听听上边的动静。 ”

梅娘点头,撇头看向墙。

周青云笑道:“我知道你有隐瞒,我也有。你不愿意说的,留着日后换个前程。外边还有人在等你,他是好人,你和宝儿的将来,有依靠。”

“你……”

周青云拱拱手,离开。

他刚走出库房大门,迎面撞上千渺。

“哟,这么巧,正要去找你呢。二老爷能干,把粮借回来了吧?我看这里宽敞,方才丈量了一番,少说还能储上七八百石。可惜本地的大户都借过了,只好去买。本地有贫户近千家,每家一石半石,也得一屋子粮。你几时得闲,替我上报万府台,问问那边有没有银子或粮拨下来。”

“堂尊不要说顽话。”

“什么顽话?本官说正经的。父母官父母官,儿女挨饿受冻,怎么忍心?如今还能挖些野菜干草充饥,这天说变就变,一下雪,那些人就要活活饿死了。”

第56章

千渺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刺上一句:“张嘴就要,哪来那么多钱粮?做官不是这么好做的!”

“那要怎么做?不如你拟个章程,让本官看看。”

千渺拂袖而去,周青云留在库房大门外思索片刻,掉头回去,将东仓房的门敞开,围着存粮转了一圈,而后心满意足地叮嘱新近招揽的库卒陈永:“这里的先不要动,后边到的,肯定不如这里的新,先吃旧粮,免得生虫糟蹋了。”

陈永只有一只半手,行礼也不马虎,恭恭敬敬道:“小的听说大人要赈灾,那不如将陈粮发下去。大人勿急,小的并非奉上欺下,只是……穷人吃惯了苦,得了好东西,不见得是件好事。舍得吃进肚子里的,助长贪心。舍不得吃的,一拿出去兑换,难免生事端。”

“言之有理,多谢。”

陈永见大人这样客气有礼,心中信服,小声道:“听说新县丞在查旧账,小的前年偶然听到父亲埋怨一句,说是先前那位接连往庵堂去了四回,这要是让人瞧见了,恐要败坏衙门的名声。小的多嘴,啰啰嗦嗦,还请大人海涵。”

周青云笑道:“你是个好的,我很欣赏你这样的人才,只是眼下局势未定,不好安排,暂且委屈你留在这里。”

“大人的再造之德,小的铭记于心,定当舍身图报。”

“这事不要再和其他人提起,切记。”

“是!”

周青云拍拍他的肩,点头,匆匆往后院去。

千山被周青云点破,不好再藏在老槐树里。后院屋檐狭小,也不好待,他只好换到三堂入口的内宅门上。

这三堂本是县太爷接待上官、商议要事、处理密案的地方,这位太爷不按常理,总是绕着走,还特意划出一间给女囚更衣,一间做针线,院子则用来洗菜晒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