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42)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我知道你没有恶意,你肯这么卖力帮忙,应当有所求。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不妨说出来,一块参详。”

林密望着墙上的灯影踟躇。

周青云接着说:“我翻过你的簿子,你去省城求学,半道退回来,秋闱也不肯去,想必是有要紧的事牵绊。好了,暂且不说你,先说说我。我吃过很多苦,不甘人后,想建功立业,青云直上,本地经济扶不起,唯有在刑律上下功夫。我盘算过,先查几件大案,找那写戏的人好好编几出,唱遍大江南北。到了那时候,上边的人,就算瞎了眼,为着民意也要抬举我。”

周松咳了又咳,他仍旧背着手,直抒胸臆:“你回来这大半年,费了不少劲,横竖没什么进展,为什么不到我这碰碰运气呢?”

他要是说得义正严词,林密反倒不会信。自古以来,上无明君,那恶政就像筛子,好官留不住,唯有沆瀣一气才坐得长久。他脏得明明白白,反而好摸透。

周青云往外走,周松回头瞧一眼,跟上。

林密垂头看乔四,伸手将他两眼抹上,也走了出去。

门子就在仪门前蹲着,回头正要起身说话,周青云摆手说:“盯着外边,有人就叫。”

他往昏昏暗暗的大堂去,坐下,抬眼望着仪门,静静地等着。

林密忐忑过后,上前,在他脚边蹲下,小声说:“我去省城求学,得一户人家看重,将他家女儿许配给我。婚事定下不久,岳家就消失不见。”

他对那家人极为重视,生怕误会,抓紧补充道:“我家没了别人,只有远亲,除了几亩租出去的薄田,再没别的家当。他们为人极好,非但不要聘礼,反为我添置衣衫纸笔。在庙里租下厢房,好叫我读书清静,又时时送来饭食果脯,体贴入微。漮州有四月尝新之俗,内弟捎信邀我,我摘了些樱桃去赴约,竟无人应门。找邻里打听,说是有两三日不见人,不知去了哪。到处找不见,我只好翻墙入内,屋内空空如也,好似没人来住过。四下打听,只街边茶水摊上有人提到前两日有几个穿踩底子的生人走动。”

周松抢着问:“踩底子是什么?”

林密答:“在沙地里行走,容易磨坏鞋底,或是沙子进到鞋里磨脚,那就要遭罪。再者沙地夜里极冷,因此往西走商的人,都要穿沙靴。封关之后,这种层层叠叠的鞋少见,但出门走趟的人,会照这样式再精简些,做上几双赶路穿。因底子不同寻常,就称踩底子,铜狮常有,别处少见。”

周青云插一句:“起身吧,这样不自在。你回来找人,不惜错过秋闱?”

“无心考试,人命要紧。”

“嗯,你记性好,能画出他们的模样吗?”

林密从怀里摸出一叠纸,小心翼翼展开。

周松将堂前几个灯盏都点着了,再带着手里的灯往前送。

夜风一吹,灯苗晃了晃,周青云的手也动了动,他问:“一共几口人?”

“三大一小,再加一男一女两仆,共六人。”

“没有老人?”

“没有,岳父正当壮年,谈不上老。”

周青云皱眉,没死心,追问:“姓什么?”

“刘。”

人数不对,年纪不对,这姓氏也不对。

周青云叹道:“那你知不知道你岳母姓氏?这相貌,竟和家母有几分相似,不知是否有亲。”

“这……长者名讳,不会轻易告知晚辈。”

“他们从哪迁来?”

“就是漮州本地人。岳父有个兄弟在油坊做炒菜籽的师傅,有家眷,听内弟提起,说是一家四口常到家里来打秋风。”

周青云再问:“你岳父做什么营生?”

林密皱眉道:“大人,我不是那等见利眼开的轻薄人,定亲之前曾仔细打听过。岳父忠厚老实,清清白白做人,不是坑蒙拐骗之徒。”

“我不是那意思,不论他家做什么,人丢了总是要找的。我有一门亲戚,也是半路走失,我虽没见过他们的模样,但这画像,看着实在面熟,时间也对得上。”

“这……岳父大人在驿馆当差,已有二三十年。”

更不对了。

周青云还想再问,甬道上有动静,三人同时动了。周青云起身,林密直起腰,往前走了两步,周松朝着杖棍去了。

罗八兴奋大叫:“大人大人,他们回来了。”

第36章

举着火把的人占了前后,殷若被夹在中间,和她并行的是被人架着走的林拾一。

搀他的罗石抢着上报:“大人,贼人刺伤捕头,殷捕快及时赶到,掷出石锁,砸到那人脑袋,他就一命呜呼了。搜过身,除了剑,什么也没有,那剑普普通通,看不出来历。几个兄弟留在原地看着尸首,杨云去找仵作,我们先回来报信。”

林拾一脸色白得像是要死了,虚弱地说:“大人,小的无能,无颜领队,决意请辞……”

“说这话做什么?好生养伤。”周青云转头朝远处看了看,又转回到罗石这,点头道,“罗石,你去后院把那几个兄弟也叫过来,有几件事要说一说。刘力,给捕头看个座,再去请医官来看伤。”

周松侧目——你不是很会吗?

周青云不为所动,转头叮嘱他:“大伙辛苦了,该好生补一补。师爷,明日采买,顺道叫人送两笼鸡来。”

“是。”

留在外边的人抬着尸首回来,仵作交完验状就走,周青云没为难,放他回去了。

人齐了,周青云环顾一周,高声道:“衙门这院墙,封得不够严实,防不住高手,因此夜里定要多加警惕。往后夜里候值的人,到了点就归屋,闩好门窗,里边挂铃,床边挂锣,抓一把石子放枕边,有动静随时砸锣闹起来。巡夜的人不要落单,至少三人一起。眼下不太平,能住县衙的,就留住这里,没事不要到处乱跑。罗八,明早跟老杨说一声,叫他去找铜匠订好这些东西。”

他看向罗石,话锋一转,问:“你们出去,有民军前来相助吗?”

“没有。”

王福小声嘟囔:“有人瞧见了我们,掉头就走。”

周青云走到他面前,和和气气问:“他们有几人?”

“三四个,路过拐角时,我一撇头就瞧见了。他们远远地躲开,我怕耽误事,就没说。”

周青云点头道:“无妨。大伙都记住了:这些民军,往后不归衙门管,不要随意放人进来。有事叫他们的头来见我。”

底下齐声应“是”,他接着说:“乔四当差丢了性命,这是因公殉职,得好生抚恤其家人。册子上没写清楚,你们知道他家人底细吗?”

还是王福,他举着手答:“他就租住在我家后边那巷子,好些年了,和我有点交情。他爹在外贩货,下雨天赶路,让滚石给砸死了。有个老娘,在东城外庵里住着。还有个妹子,就嫁在这附近。他没娶亲,也没置房舍,身边没别人。”

“好,不错,明儿你挑两个人跟你一块去办这事,到师爷这支取银子,置办棺椁,操办丧事。两头告知,要说得体面些,好叫老人家心里有个安慰。至于奉养,待我拟个章程再说。”

“小的遵命。”

“人命就一条,你们要记着先前我说的话。不要逞能,不要忘了这里还有这么多兄弟。该查的,自然会查,该讨的公道,必定要讨,只要我们齐心,没有办不到的事。你们回头好好想一想,还有什么遗漏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上报。”

“是!”

“散了吧,把门锁上,吏舍也挂上锁,人都住到寅宾馆去,铺盖有限,先挤一挤。”

林拾一要等着医官来治伤,林密主动上前帮忙,把他搀到了周青云指的川堂。殷若没走,默默地跟着。

周青云指挥闲人:“师爷,捕头捕快辛苦了,劳动你跑个腿,回一趟会文馆,把柜顶那盒子里边的肉拿过来,给他们填填肚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