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111)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罗石鼻子不通,闻不出味,但认认真真看过,也有收获:“大人,厚棺也有两种,一种是整块的大木头,一种是拼出来的,仔细摸就摸得出来。”

千山等到他们说完了,才状似无意地补充:“前边这些方棺,用的是柳木松木,用料薄,没刻印记。后院都是四块半,棺底一角摸得到印记,刻着一个林字。”

翻柜子的杨云和铁头又在账簿上找到了东西:这铺子里一年也没进过几方好料。

证据确凿,小伙计跪地讨饶,愿意指证。林掌柜昏死过去,又被常武掐了回来。

“要么铺子家业全查封,你去坐监,要么给你个机会……”

“大人,我愿意我愿意,小的愿意!”

“罚你出资修缮城隍庙,还要出借置板的师傅,教好牢里的男犯这门手艺。你放心,将来他们不会和你抢生意,只往别处去。”

“小的愿意,这就安排。”

“把假棺摆到前边来,当便宜的卖,胆敢再犯,明年秋天,我送你去问斩!”

“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第93章

周青云招手。

“起来,我问你,你是不是常去三水酒家?”

“啊?”

“那里有钱人多,离这么近,别告诉我你没去那显摆?”

林掌柜讪笑道:“小的糊涂,嘴又笨,正要说呢。偶尔去一趟,秦掌柜和气,因此算是相熟,大人有什么差遣,只管说。”

“死鬼冯广常去那边,你撞上过几回?”

“这这……”十几双眼睛盯着,林掌柜再不敢隐瞒,横竖那都是死鬼了,于是老老实实答,“小的知道他是衙门里的老爷,又管着那样的事,有心巴结,替他会过几次账。有时能搭上几句话,有时碰上他烦闷,直接打发我走了。”

“我要问的就是这个,他不叫你留下说话的时候,身边是不是有人?”

“有时没有,有时……啊,大人,我想起来了,有三回是同一个男人,四五十岁的年纪,不记得是什么模样,就普普通通,走在大街上不会多看一眼的那种人,跟这个像,跟那个也像。”

“你再仔细想想,衣着冠带,说话的口音,坐姿,饮食,指甲,什么都行。给他拿把椅子。”

“多……多谢!”

林掌柜极为看重这条门路,当时很是用心,因此确实记得一些事,慢慢地说了起来:“每回穿一样的布鞋,常见的鞋样,只是脚有点长,个子不高,脚却那样大,稀罕。衫子略长,盖过了脚面,站着走路都不显,坐下才会露出来。布衫、腰带、发冠也是常见的料子和样式,没见过他吃什么,总是冯典史说话,他不过偶尔点头,用手点点桌子。小的一靠近就被轰走,没留意手指,不知道冯……冯广说了什么。”

“肩膀……你一定看过肩。”

卖棺材的人,习惯了看人的肩宽体长,以免棺体不合适。

“啊对,我想起来了,这人的肩膀不对劲,很窄。肩头看着也不对劲,我怀疑是个垮的,里头垫了东西,不像是筋肉撑起来的。”

“很好,我交代的事,你抓紧办起来。”

“是!小的这就去安排。”

“不急这一会,等我们走了,你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若有人问,不管是熟人还是面生的,你只说破财消灾,别的一个字都不要提。”

“这……怕是会被人误会,小的不敢败坏老爷名声。”

“无妨。”

“杨云。”

“在!”

“万财酒家,带路!”

一下涌进来十几个,上回被查封还没这么大阵架呢?刘材在心里骂了七八百回娘,挤出一个笑迎上去。

“杨云、王福去后门。刘云、常武看好前门。”

四人一齐高声应:“是!”

刘材当即就跪下了,带着哭腔喊“错了”。

周青云做惊讶状,问:“你这是做什么,你们都是这样待客的吗?行了,你们店里有哪些好菜,报个菜名,不要那些费事的,一会还有公务,耽误不得。”

刘材赶忙爬起来,战战兢兢报了七八样菜。

“肠子和尾巴不要,那几样大肉都要,我们人多,份量要大,照价算钱,快点,带着走的!”

“是是是,祥子,快告诉后厨,赶紧的。你们都去后边帮忙,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呀!”

刘材安排剩下的人坐好,亲自沏茶,负责守卫的四人也有茶盅到手。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小的洗耳恭听。”

“行了,废话少说。好好做你的酒菜,要是敢再玩那些花样,夹棍上完再来顿板子,看你长不长记性。”

刘材又跪下赌咒发誓。

“我不贪百姓一粒米,你去后边看看,该多少钱就算多少。等我付了账,你写个条,按上手印。”

“这……”

“快去。”

“是。”

一碟子葱羊肉,平常要卖五十钱,大老爷带着这么多差爷,这分量不能小气了。满满一海碗,刘材不敢多要,算一百钱。酱烧猪、麻辣兔

《酌中志》里有写明代九月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不是现代才有的菜式。

、烧鸡烧鸭再来上几条蒸鱼。

刘材只敢报五钱银子。

师爷给了他二两五钱,亲自盯着他写字。

“鱼肉百姓,那是畜生所为,你可不要败坏我们老爷的名声!”

“是是是,多谢大人体谅。”

周青云又提醒:“等我们走了,靠着门唉声叹气,别人问你,你什么都不要说。不要多嘴问,照办就是。”

“小的明白,一定好好做。”

接下来,他们又拐道去了香烛铺、铁铺、杂货铺、裁缝铺,而后去往三水酒家。

这是要查人了吗?

众人都打起了精神,结果大老爷还是只管买,叫他们坐下闲聊,不要杵着吓到一会要来的客人。

掌柜的到跟前来伺候,周青云问他每日有几桌客,怎么不请个说书人,再是菜价行市,过会又问捕鱼养兔,东拉西扯一会,再打发他走开。

“师爷,过来!”

周青云喊得急促,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林密和殷若抓紧留意二楼的动静。林密微不可察地点头,朝着掌柜的走去。

周松接连喊了几个名字,衙差们一个接一个先后起身靠过去。周青云那边也在安排人手,大堂里的人一直在走动,还有人出去了又进来。秦掌柜要应付林密提问店里伙计厨子的户籍来历,又要左右来回看,渐渐应付不来。横竖人都在下边,楼梯上下都有人看着,他也就不管了。殷若趁机混到大柱后,徒手开爬,然后伺机翻上去。

她找的位置刁钻,别人根本做不到,因此看守的两个伙计毫无觉察。

楼上六间房,有的安静,有两间在窃窃私语。

殷若没有贸然去找,而是寻找方便轻爬的地方继续往上。

菜炒好了,下面一大帮人离开,掌柜的没有轻举妄动,到门外目送远去了,回来后,拿着算盘拨弄一阵,又去门口亲自确认过,这才匆匆上楼。

“客官安心用饭,人已经走了。”

第三间有人拉开门,心有余悸问:“真走了?”

“千真万确,只是来买些下酒菜,已经走了。”

“那就好,老秦,衙门里边,还得去打点打点。在你这吃饭,吃出一身冷汗来,老子可不想沾上麻烦。”

“对不住您了!”

“行了行了,这顿记账,我先回去了。”

有娇滴滴的女声嗔骂他,彼此调笑几句,当真离开了。

没多会,第四间也有人出来,这两人没说什么闲话,下楼结账走人。

秦掌柜又到门外查看一番,再次上楼。

他似乎也不知人在哪间房,仍旧站在楼梯上喊:“诸位,小的还要往衙门里去复命,恕不能再招待。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店里的伙计。”

有人从第二间推门出来,重重地甩袖,“哼”一声离开,身后跟着个垂头哈腰的下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