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100)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周青云权当没瞧见,连夸了七八个好词,将府台大人捧上了天。

万衡听得腰背难受。

这混球说的全是好话,他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治他的罪,只好暗讽:“周知县好口才。”

“承蒙夸奖,感激不尽。”

“本府有事要问你,你要答仔细了!先前呈上来的密令,还没有查清楚吗?通敌叛国是大事,延误不得,奸细不除,边民难安。出了事,你是要担干系的!”

周青云拱拱手,不疾不徐答:“查清楚了。回大人话,那是革员佟善怕上边追查,特意将这东西埋在树下,布下迷阵混淆视听,好拖延些时间逃命。”

万衡震惊,撇头看向了方师爷。方师爷也不知内情,他们召集了许多高手来解这个密,但目前毫无进展。

万衡按捺住,又问:“那牌子上的符号呢?”

“杀手的代号,可惜只抓到了这一个。”

“你认出来了?”

周青云再行礼,恭恭敬敬答:“是。”

他侧身,指着屏风处站着的矮仆从,一本正经说:“条长是长,条短是矮,尾勾是他眉型,后三条和他的兵器外沿相似,因此这人或是叫矮三刀,或是横眉三刀。”

确实是一条短后三条差不多长,但万衡很肯定他是在胡说八道,想呵斥,又怕他追问具体是哪不对。

狗屁的矮子横眉三刀!

“你……还有什么发现?”

“查出来的那些,都写在呈上来的案卷里了,没有隐瞒。府台大人,属下才疏学浅,遇上这样的事,不好自作主张,只好向您求教,请您为我做主。”

外边有马嘶鸣,周青云趁机说:“大人,您管着漮州七个县,不好偏袒。马车金贵,属下不会叫大人为难,用驴子骡子运粮就很好。”

谁要用马车给你送东西了!

万衡两拳攥得青筋暴起。

方师爷抢着说:“大人日夜牵挂着百姓,早有安排,只是……就如你所说,七个县,哪一处不艰难?总不好冬天还没来就掏空了粮仓,因此大人替你预备了两百石番薯。”

见周青云仍然瞪大眼睛等着,方师爷只好再加:“再一百二十石玉米。”

万衡见师爷摸着印信往自己这看,想起京里来信,明白过来,接道:“本府会派人押运,这事不必你操心。扶贫济困一事,你早做打算,做出一番成绩来。”

“属下代铜狮百姓谢过大人。”

第84章

“听说你在那边折腾了不少事,凡事要有个章程,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你有哪些主意,想好了就呈上来,本府替你把把关。”

“是,多谢大人扶携。”

还真是油盐不进。

万衡离座,踱步到他面前。

周青云垂眸躲避他的审视,按着肚子扮为难:“失礼了。还请大人见谅,路上吃了风,六腑正在造反。要没什么事,属下就先行告退了,行个方便之事。”

这话招得万衡嫌恶,摆手打发他。

周青云往外走,方师爷跟了出来,有意试探:“明早还要进来,还有些政务要等七个县到齐了才能商议。周大人这边请,客馆收拾好了,我这就叫人预备饭菜。”

周青云连连摆手,挺起胸脯,全然一副清高做派,冷声拒绝:“多谢师爷好意,不敢再给府台添麻烦,我到外面寻家客店凑合一晚。”

他弓起背,压低了声,底气不足地说:“冯城富庶,到处热闹。我在城里逛逛,好生学一学。唉,铜狮太穷了,总不能一直靠着府衙接济,得想法子自己立起来。”

这话说得合适,不论是真是假,方师爷都不好再强留人,就说:“那叫几个人跟着吧,以免被人冲撞了。”

“多谢师爷好意。无妨,我看冯城人寿年丰,治安极好。”

有下人来报,周青云拱手告辞,到了门边,凑巧和湘平县县令一出一进。两位并不认识,穿的是便服,不好称呼,彼此拱拱手就算见过礼。

周青云放缓步子,回头瞧一眼。

这位县令显然是个官场老手,对那方师爷十分恭敬,虽说隔得远看不清,但那些多余的小动作,必定是在塞好处。

周青云摸摸袖袋里的银子,笑着走了——彼此立场不对付,何必浪费钱?

仆从樊林背着已经搜了个底朝天的包袱,送他去了净房。樊林留在原地等着,见周青云出来,不冷不热地提醒:“城中有间吉祥酒馆,酒菜、住宿都不错。”

周青云笑答:“明早要进来拜见,远了不好,就住附近这家吧。”

樊林还想再劝,周青云摸着肚子说:“囊中羞涩,好酒好菜吃不起,我打算去面摊上混个饱,这位兄弟,要不要一起?我请你吃。”

万衡赴外任,随从都是家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樊林的爹是万衡身边最要紧的管事,他这个儿子很有些体面,从来没见过这么穷酸的示好,不免有些看不起。

“士要有士气,官要有官威。大人管着一县,不要辜负了上边的器重才好!多在城里见识见识吧。”

周青云好脾气地拱手称谢,接了包袱挎好,快步往外走。

樊林跟了几步,又刺一句:“上边还有一句话要小的转达:大人抽空多读几本书,多练几笔字。做官的人,不知书可不行。”

周青云停步,回头,笑问:“你没举孝廉,是不孝不廉吗?”

樊林气极,刚要反驳,又听他说:“对不住了,一句顽话,兄弟别恼。我是说没举孝廉,也不见得你就是不孝不廉的混账东西。我没考功名,不见得就不学无术。”

周青云指着他腰间别着的木牌,接着说:“你是丁,管着送往迎来的事,留在府台身边守卫。你看,我不是目不识‘丁’。”

樊林脸涨得通红,半晌才挤出一句:“往府衙来的公文,大人还是亲自动笔的好!”

“千县丞来告状了?朝廷什么时候颁布法令,叫知县务必要供着县丞,不能叫他累到?原来明早是要商议这个呀,啊哟,你看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不是!事关重大,大人不亲自动笔,万一……”

“原来你质疑县丞没本事,写不好?”

“不是!我……”

“怀疑他暗藏奸心?”

“不是!我我……”

“樊林,送唐县令去客馆,周大人这里,我来送。”

“是。”

樊林憋一肚子气走开。

方师爷上前,十分客气地说:“对不住了,小子太年轻,老子娘忙差事少调教,因此不知轻重,多嘴多舌,还请周大人见谅。”

周青云笑道:“严重了!他是好意,只是说的话词不达意,我听得稀里糊涂。不好耽误,下回再请教吧。师爷,来得匆忙,没置办什么像样的礼。你是府台身边得力的好手,周某想请教一句:这礼数怎么补才好?”

他问得直白,方师爷却不好答,含糊道:“大人找你来,是为了公务,怎么会见怪?”

“哦……多谢!先告辞了,还请代为转达:明儿一早就到。”

周青云出了府衙就往斜对面小跑,一口气冲到了酒楼,要了后院一个带雅间的客房,照着挂单上点了好几样菜。

门外揽客的伙计一早就使过眼色,里边的人知道他是从府衙出来的,不敢怠慢,赶紧送他去客房。

周青云进门就说要方便,伙计带上门离开。

他刚坐好,殷若就从屋顶上翻了下来。

他将手插入衣襟,摸出来两样东西放在桌上,小声说:“好若若,我手痒,闯祸了,快帮我收起来。你早点带着证据走,不要再来,我明晚就回。”

两只荷包,看着轻飘飘的,不过光看料子就知道里边不会是空的。

周青云接连拱手讨饶,小声说:“都不是什么好人,我一见坏蛋就管不住手。”

殷若咬着嘴憋笑,拉开荷包,将里边的大小银票汇到一起,塞进自己怀里,接着往房梁上爬,将空荷包藏在死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