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此薄情(25)

作者:相吾 阅读记录

谢狁走到堂前请安,中间隔着好几步远,并不热络的态度。

谢夫人刚想为五郎求情的话又咽了回去。

谢狁从小脾气硬,一身反骨,他不想做的事,没人逼得了他。

否则何至于都三十了,还任他孑然一身,反而得叫五弟顶了这婚事。

终归王谢二家要联姻,大家都明白,逼迫谢狁,不如逼迫五郎。

谢夫人只好问道:“在宫里可住得好,吃得好?”

谢狁对这些没意义的寒暄关心提不起兴趣,只向着婢女皱眉:“夫人才哭过,怎么不伺候夫人净脸?”

谢夫人忙道:“这几日都哭个没完没了,总叫她们净脸有些麻烦,因此只等我要水时,她们才会备水进来。”

谢狁点点头,对府内婢女的令行禁止还算满意,却不问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的原因。

反正也只是为了那桩事。

而对谢狁来说,那桩事已成定局,是谢夫人流多少眼泪都改不了的事实,还是得靠她自己想通,因此又何必白费口舌。

谢狁径自坐下,婢女奉上茶,退下后,便露出了谢狁挂在腰带上的荷包。

月白色的锦缎,赤红色的丝线,勾出红梅落雪的意境来,让还在抹泪的谢夫人一下子就看到了。

她瞪大了眼,用手指戳了戳谢道清,示意他看去。

要知道,谢狁从不挂荷包,而那荷包上的针脚很显然不是出自谢府绣女之手。

难道这是某个世家女所赠?

谢夫人一下子连哭都忘了,反而喜上眉梢来,儿子三十了还未曾成家立业,她身为母亲,不是不着急的,只可惜儿子脾气太硬又太有主见,她管不了。

眼看着孤苦伶仃的儿子腰间竟罕见地多了个荷包,谢夫人怎能不激动,她顷刻就忘了五郎的苦楚,脱口问道:“三郎,你腰间的荷包是何人所赠?”

比起谢夫人身为人母单纯的喜悦不同,谢道清眉头一跳,脑中众多思虑一闪而过,尤其是当谢狁回答前,特意多看了他一眼。

那眉间蕴含的兴味让谢道清心往下沉了许多。

谢狁道:“是公主亲手绣成,赠予儿子的。”

谢夫人道:“公主?可是那位为救你而负了重伤的公主?”

谢道清却被气得不清:“谢狁!你明知道你舅舅有意让你表弟尚主,你身为兄长,怎么能抢你弟弟的姻缘?”

其实彼此心知肚明,他要阻止的是谢狁将平衡打破,只是世家亲里绕亲的,因此习惯了先动之以‘情’罢了。

谢狁吃了口茶,没有理会谢道清。

谢夫人却来了气:“什么叫抢?眼下这门亲事是定了还是公主已出降了?明明八字没一撇的事,怎就让你说得名花有主般?你们问过公主的意见了吗?公主舍命救三郎,又为三郎亲绣荷包,分明是心悦三郎,就算要抢,那也是王二郎抢了谢三郎的姻缘。”

第20章

谢道清怒道:“无知妇人。”

谢夫人拍案道:“别以为我不知你们在算计什么,什么政事?对王谢两家来说,政事就是家事,现在已经为了政事搭进去我一个儿子的幸福,我更不能让三郎受委屈。好事不能都尽着王家。”

谢道清听到这话,只觉荒唐:“他受委屈?谁敢让他受委屈?”

谢夫人斩钉截铁道:“我不管,打量着我不知道呢,兄长虽有让之玄尚主之意,可嫂嫂私下还在相看世家女,公主能不能进王家都还是个未知数,你凭什么就认准了公主是王家的,反而耽搁了亲儿子的姻缘?”

谢道清气得直咳嗽:“妇人坏事。”

谢夫人冷笑不已。

谢道清与谢夫人这对夫妇,联姻数载,全靠家族势力维系感情,也因为家族势力,常各持己见,各论是非。

而争论的最终结果就是要看究竟是王家的西风压倒了谢家的东风,还是东风压到了西风。

因谢狁独身太久,谢夫人对他的终身大事忧心不已,现在就是谢狁同她说,他好男风,谢夫人都能立刻给他找上七八个清秀小厮放他屋里,何况现在谢狁有意的还是一个能为他生儿育女的公主。

谢夫人喜不自胜,第二日便抹上胭脂,穿戴齐整,往王府去了。

王夫人当下是真不待见谢夫人,王灵璧在这桩婚事里受尽委屈不说,还因谢狁挨了打,她为人母亲,看到谢家人就觉得晦气无比。

可王夫人也不敢真对谢夫人摆脸色,毕竟要是王灵璧嫁到了谢家去,谢夫人可就是正经婆婆了。

于是王夫人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笑吟吟地请谢夫人入座。

谢夫人不等婢女奉上茶果,便开口道:“今日我是来同嫂嫂商议五郎与三娘的婚期。”

王夫人讶异:“两个孩子的婚期不是已经定下了吗?”

排在开年四月,正是桃李芳菲的时节,宜室宜家。

最要紧的是,日子近,可避免夜长梦多。

谢夫人抿嘴笑起来,很是春风拂面:“五郎到底为幼,再怎样也要先让三郎成亲才是。”

王夫人手握紧了椅把:“三郎的婚事有眉目了?”

他如此不留情面地拒绝了王家的婚事,原是瞧上了别人,才嫌弃起王家女来,他真是完全不把王家放在眼里!

王夫人怒从心来,觉得谢夫人的笑刺眼无比。

谢夫人道:“嫂嫂难道不知?隆汉公主以命相护三郎,当真痴情无比,我原先还以为是她一厢情愿,谁知前日三郎回府,我看他腰间多了个荷包,他一向不爱这些,在我追问之下才肯告诉我,原来是公主相赠。”

她用帕子掩唇:“嫂嫂说,这不是两情相悦,又是什么。”

王夫人闻言,又惊又怒。

所惊者,王丞相一心让王之玄尚主,可原来隆汉早有心上人,好恰不巧,竟还是谢狁。

所怒者,是她认准了谢狁就是为了隆汉,才杖责了灵璧,果真未将王家一干长辈放在眼里。

*

“阿姐,阿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当下李化吉伤势已好转,可以披衣坐起,因此正在床头纳鞋垫。

她好容易把谢狁要的两个荷包绣好,让衔月给他送去,便想起了李逢祥。

他长高了许多,脚也大了,该给他纳新的。

其实这些东西尚衣局都会备好,但李逢祥更喜欢她做的,因此李化吉也愿意给他做。

她坐在床头,听到李逢祥的声音,便笑着将鞋垫放下,李逢祥得了允许来见她,连朝服都不曾换,乳燕投怀般扑到床边:“阿姐,你可好些了?上还痛不痛?”

李化吉笑着摇摇头,道:“阿姐不痛了。”

她与衔月道:“拿些点心来。”

这是想特意把衔月支开,和李逢祥说会儿体己话的意思,衔月看了眼将脸埋在李化吉身上的李逢祥,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李化吉扶起李逢祥:“让阿姐看看,阿姐还没看过你穿冕服的样子,是不是很英俊?”

李逢祥闷闷的:“这个皇帝做来有什么意思,连阿姐都见不到。”

“逢祥。”李化吉皱眉轻斥,“这样的话,以后不可说。宫里到处是谢狁的耳目,你仔细被他听到,生了气。”

李逢祥心知如此,可是身外之物他都能忍,毕竟仔细算来,这皇位也不是他的,他很难真把自己当成皇帝,自然不会计较皇权得失。

他唯独不能忍受的是见不到李化吉。

于是他瘪了瘪嘴,不高兴道:“本来就是如此,我要来见阿姐,谢狁不让,寿山就果真听了他的话,将我拦下。这大明宫终究是姓谢的,不是姓李的。”

李化吉也不喜谢狁,可是当下她们姐弟还要仰人鼻息,只能劝慰李逢祥把心放宽,道:“是阿姐做错了事,皇叔才要教训阿姐,倒是连累你见不到阿姐了。”

李逢祥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李化吉,那眼神叫李化吉发毛,她有些不安:“怎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