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独角兽(53)

作者:春汐 阅读记录

不知为何,她心里那口气忽然松了下,半晌又泛上一丝丝的苦涩。

无论是谁,反正与她没有关系就是了。

教室后方的钟表已经走到了五点三刻。

乔方语看着沉默绘画的杨晓纯,忍不住开口提醒:“还有十五分钟——”

杨晓纯冷冷地抬眼,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厌恶:“知道,我不是傻子。”

被堵了一嘴,乔方语讪讪地笑了下,没说话,安静地在后排自己位置上等待。

其实她和杨晓纯的关系本来没有这么僵,甚至之前,她们还曾经一起讨论过排线的画法。

但是在她参加科体艺节,一举拿到省一,而杨晓纯连复赛资格都没有取得,却顶替了她的名额,参加了颁奖典礼,还拿走了本属于她的邀请函。

那之后,她们再没说过一句话。

乔方语不明白杨晓纯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处理这段尴尬的人际关系。

在时钟走向六点之前,杨晓纯终于起了身,带着画布朝她走来。

乔方语刚抬手接过,她就尖利地喊道:“放好!”

乔方语的手抖了一下,杨晓纯厉声又道:“别弄坏,你赔不起!”

同样是学画多年的艺术生,乔方语本不可能不知道正确的收纳方法。

但被杨晓纯斥责的瞬间,她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仍是,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可能会损伤别人金贵的画布。

于是乔方语双手接过她的画纸,小心翼翼地平摊在了一沓画的最上面。

她没注意到,阴暗的走廊窗边,少年沉下了眉眼,眸中的戾气无所掩藏。

杨晓纯高傲地睨她:“我画得怎么样?”

她交上来的作业完成度很高,画的是静湖莲花,盛夏的池塘明亮,用色大胆活泼,结构也恰当写意。

乔方语实话实说:“很好。”

杨晓纯像是被取悦了,从鼻尖轻哼一声,又问:“和你比呢?”

乔方语一时有些难答这个问题。

论画技和表现力,杨晓纯的作品,在全班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这次的课程作业题目是“莲花湖”,能把莲花和倒影的形态刻画正确的,在班里就不多,而杨晓纯的作品兼顾了画面美观和意境,显然更胜一筹。

但乔方语自己……

她想了想,决定不和人起冲突。

她软软地笑了下:“我觉得,你的更好。”

杨晓纯这才满意地离开,小高跟在画室踏出哒哒的脆响。

谁的作品更好些吗?

乔方语抽出自己的画,举远了一些,在略微昏暗的光线下再度观察。

班里几乎所有人画的都是夏季盛开的莲花,但她选择了画凋零的池塘。

枯萎的荷花垂落枯枝,半浸在水中,倒影和败叶纠缠在水底,倒映的夕阳从橙红渐次过渡到暗黄。

只一眼,深秋的萧索之气便扑面而来。

其实,夏荷她早已画过许多次,但少有满意之作,总觉得差些意境。

而从她开始执笔绘画伊始,乔爷爷就告诉她,无论是书是画,都该饱蘸情感。

“文以载道。”

“你写什么、作什么,都该是直抒胸臆的。”

“法国有个大画家,临死前画了几百幅睡莲,每一幅都不一样。”

当时年幼的乔方语摇着头:“那也太无聊啦!他不会腻味吗?”

乔爷爷说:“怎么会呢?”

“如果每一次看见风景的心情都不同,那么,即便是同一片池塘,对于他来说,也完全不同了。”

“艺术就是这样的东西,能把一瞬间的情绪,通过某种载体,永远永远地定格下来。”

“是不是很酷?”

“嗯!”小小的乔方语握着笔,兴奋地点头。

后来握着笔的小手一点点长大。

陪伴她画画写字的人已经不在了,化成了风、化成了云,留在她握不住也追不回的曾经里。

那天,在许惩带她去的那间明亮画室里,她第一次见到,爷爷曾经说的那一系列《睡莲》。

沉静的池塘,窗边狭窄的小窗。

风景依旧,却那么不同。

而她就是带着这样的情绪,画出那张凋零的池塘的。

乔方语默默把自己的画纸叠放上去,速干颜料已经干透,她不在意地用手压了压,将厚厚一摞作业锁进了抽屉里。

下周老师会如何品评,究竟是谁的作品更胜一筹,乔方语都不太在乎。

在艺考之前,这些练习,都不过是用来积累经验的习作罢了。

而她们的艺术之路,还要更长、更长。

已经快要到锁门的时间,乔方语将教室灯关上。

灯光骤然熄灭的那一刻,脚边的黑暗像是翻涌而上的黑雾,一瞬间将她吞没。

她伸出手去,本能地想要找到地方搀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