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万福+番外(257)

作者:南朝寺 阅读记录

“道长怎么说?”

张守元开口便道。

“此人定不一般,而且一定还会再次出现。”

话一落地,众人都向他看了过去。

......

张守元这话说完的第五日,那位“公主”果然又再次出现了。

这次出现在一家书院门前,那书院恰以广收学子为名,那日正好是学子们沐休之后返回书院的时候。

“真公主”再次出现,在人群中不禁摆明了自己的身份,重复了之前在泰山顶上说的话,还道孔老夫子牌位亮起,是因为肃正军确实在牌位前拿出了先太子的遗物,而那遗物却是肃正军从她手中得来的。

她一直憋肃正军看押,直到今日才从肃正军中逃出。

她不欲让肃正军这些暗藏心思的人,打着先太子的名义为祸一方,因而不肯当这个公主。没想到肃正军人以假公主替代,她这才不得不逃遁而出,说出真相!

那“真公主”说完“真相”并未结束,反而给肃正军里的公主下了战帖。

“真金不怕火炼,肃正军可敢让你们的公主前来对质?”

位置就定在那书院。

那书院并不在肃正军的辖地之内,但也没有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各地祸乱之后,此地也最初也有人举旗造反,但造反的人甚是野蛮,横行乡里,最终被当地几个大族推翻,目前由四个本地世族共同治理该地。

这算是个谁人都不管的地方,而且还读书人众多。

这位“真公主”道出“真相”,下了“战帖”,一时间在当地读书人中传了开来。

众人也不晓得是真是假,但他们惟一拭目以待的,是肃正军里的公主,会不会真的前来对质,一辨真假。

秦恬这个“假公主”听到此事的时候,皱了皱眉头。但孙文敬告诉她不必在意。

“公主身份高贵,怎么能随便与人对质?”

可是,此事一出,原本谈好了要同徽州诗书大族邀请来的士林中人会面一事,却耽搁了下来。

不少本来说好要前来拜见公主的人,都以各种理由推辞了。

连徽州的诗书大族也支支吾吾,不应答此事。

公主先是祭孔,后是努力拉拢士族文臣,多番努力却搁浅在了此地。

齐吉得了一些读书人转过来的意思。

他们也想知道,如今天下有两位先太子的遗孤公主,哪位才是真的。

不知道这个答案,又怎么知道该效忠于谁?

肃正军原本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有人哗众取宠,没想到真的绊到了肃正军。

不说读书人,连百姓甚至兖州城里的百姓也都议论纷纷,他们不懂其他,只懂一点。

肃正军的公主看起来那么年少,反而不如突然出现的公主,更像传闻中十八九岁的遗孤。

隔日,秦恬同孙文敬等人前往征兵地的时候,便见到前来应征的百姓少了一半之多,孙文敬都没能料到,怎么少了这么多人。

原本肃正军就兵力不足,眼下补充不够人手,大军北上就得不到保障了。

他正要找人问一问,不想人群中,忽然有人朝着秦恬喊了一声。

“肃正军的这位公主,到底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

*

秦慎自前线短暂地回来了一时。

他回了兖州就去了公主府。

公主府异常安静,他走之前和热热闹闹的公主府,此时像是被捂了嘴巴的人,沉默而小心。

秦慎皱着眉头一路走到了公主大殿,刚一进门,就见到了院中增多的护卫。

魏游见他到此,连忙上前行礼。

秦慎问了一句。

“怎么加了这么多人手?”

“回公子,近日刺客又多了许多,不得不严密保护公主安危。”

秦慎挑眉,“都是朝廷派来的刺客?”

但是魏游摇了头,“并非都是朝廷的人,此番有了不少江湖上的人手,这些人路数难以捉摸,有些比朝廷的刺客还不好对付,属下不敢掉以轻心。”

“江湖上的人?”

肃正军同江湖上的人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他们刺杀公主是为什么?”秦慎这句话问完,话音落地自己就有了答案。

“难道是因为真假公主之事?他们来‘惩恶扬善’?”

魏游脸色尴尬的点了点头,“正是。”

江湖上的人快意恩仇,不少人信了“真公主”所言的被迫害被替代的说辞,认为肃正军势大,才压迫“真公主”至此,他们都来讨个公道。

秦慎紧紧抿了抿嘴,看向满院子的侍卫,半晌,目光落在大殿上,才开了口。

“公主这几日怎样了?”

魏游说尚安。

“只要公主不踏出兖州城,甚至不出公主府,刺客不可能闯进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