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万福+番外(232)

作者:南朝寺 阅读记录

妻子的态度,唐庭一直都明白,他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

想过安稳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但这次,他没有附和妻子。

夜雨越下越大,砰砰地砸在窗子上,好像要砸到房中来一样。

他看向窗外,忽然有些不确定了。

他可以低下头委曲求全地求一些安生,可这真的能长久吗?

还是说,会有一天,就算他低头求全,也求不来这样的安生了?

第103章 我陪你去

雨下了一整夜,早起天光在雨雾中透出些许白亮,灰蒙蒙地像被纱帐所笼罩。

近来朝廷跟反军频频开战,倭贼无不嗅到了血腥的气息,在海岸附近探头探脑,频频试探,就在十日之前,他们夜袭了一个海边的村子,幸而正有一队海防的官兵在附近巡防,闻讯赶了过去,老百姓伤亡并不算多,反倒是那队官兵,虽然堪堪击退了海匪,但也伤亡了半数。

那都是跟在唐庭手下的老兵将了,是从前在沈家军时,就在他帐下效力的人。而这些兵也不是第一次与倭贼交战至伤,海患频频,他军中的兵丁都被安置在最危险的地方,人手早就不如从前充裕了。

唐庭早早起了身,照旧去往军中巡防,巡到半路,听闻那日击退倭贼的两名官兵,受伤后伤势不愈,在昨晚的夜雨里闭了眼。

唐庭心下沉沉,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不知何时放晴。

到了下晌,忽然听到一桩事。

南边的卫所官兵调动,又要同广诉军开战了。

这事不断希奇,朝廷剿灭反军的战事一直在进行,只不过天气越发冷峻,战事稀疏了下来。他西面的卫所原本只对战广诉军,但在肃正军打下了徐州之后,也有了来自北面肃正军的压力。

肃正军没能两面受敌,夹在两叛军之间的官兵反而战战兢兢。

眼下朝廷又要动兵,可见是想要破开这等局面,肃正军打不过,那就去打广诉军。

唐庭只能说这样的计策不算坏,至少不是拼人数的伤兵之策。

最重要的是,这和他率领的海防官兵并无甚关系。

青州卫的秦贯忠造反之后,都因为海防继续留在青州,叛军尚且如此,朝廷军自然也要先顾着沿海了。

这些消息距离唐庭很远,正如妻子所言,他们只想过好自己的安稳日子,哪怕低些头,弯些腰,忍一忍。

唐庭刚巡防完毕回到在卫所的书房,就见有侍卫来请,“指挥使大人请唐大人前去品茶。”

指挥使请他喝茶?

唐庭眼皮子跳了一下。

眼下鹤山卫的指挥使,他顶头的上司,从前沈家军鼎盛之时,此人官衔可低他两届,走投无路的时候,以同乡之谊亲请他帮衬,彼时低头哈腰,而今他境况不济,此人成了他的上司,反倒对他时常排挤,一双双小鞋穿在脚上,不撕破脸,却也令人挤得酸疼。

这会说什么品茶,唐庭可不会觉得此人是转了性子。

他心下不安地去了,还特地换了身干净衣裳,务必让自己不要有一点半醒的不敬。

唐庭一道,就听见指挥使李状虚伪的声音。

“天这么冷,还下了雨,门房怎么不通禀?好让我亲自撑了伞过去迎接。”

唐庭听见这话连忙加快了脚步,没进门就道,“怎么能让指挥使去迎?大人快请坐回去,是下官来晚了。”

“怎么来晚了?明明是我寻你不是时候,你可是咱们卫所的功臣,没有你,鹤山卫早就不行了,还怎么将沿海守的固若金汤?”

这番话是实话,李状李指挥是没这个本事守住沿海的,直到唐庭调至他麾下,鹤山卫才频频被都指挥所点名表扬。

但这样的事实,更衬托出李状的平庸和唐庭的英武。

平日里,唐庭严厉约束下面,谁都不许将功绩记在自己身上,都道是李指挥使指挥得好。

只有这样,才能换他些安稳。

但今日,这话竟然从李状口中说了出来。

唐庭心里一咯噔,连连道否,又想似平日一样全力恭维李状,不想李状朝他摆了手。

“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我之间还说那些虚话做什么?我自己几分本事,我自己还是知道吗?”

这话就更令唐庭不安了。

今天突然“开诚布公”,李状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敢说话了,唯恐一句话说不好,让李状更加不满。

但李状却笑着坐了下来,道,“我知道,以唐大人从前在沈家军里的名声地位,坐着小小鹤山卫的小小副指挥,那是屈才了,最少最少,也该我退位让贤,让唐大人坐这正位。”

话音落地,唐庭一下就站了起来,急急道。

“万万不敢,万万不敢!唐庭本事有限,全凭指挥使大人指点,万没有肖想再升什么官位,指挥使大人千万不要多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