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万福+番外(160)

作者:南朝寺 阅读记录

“都是我的不是,你怪我怨我都好,只是别气坏了自己。”

秦夫人是气丈夫什么都瞒着自己,但也气自己身子不好,常年累月地断不了药,这会听到丈夫没有一句反驳,只在脸前认错。

这事放在旁的人家,几乎不敢想象,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这般待自己,秦夫人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怪你怨你有什么用?司谨年岁大了,自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要做什么,我这个做母亲的都不会拦着,但你们也该让我知道才是。”

秦贯忠应下,秦夫人便问起了秦慎在战场上的事。

章老将军在做军备,虽然朝中不少催促之声,但什么时候开战还要看章老将军自己的意思。

肃正军这段日子也是一样。

“司谨处处安好,你不用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说不担心是假的。

秦夫人道,“莫说我担心,便是恬恬我瞧着都有些担心她大哥,还说要替我去看看,难为这孩子......”

“恬恬?真要去战场?”秦贯忠忽的问了一句。

“那还有假?”秦夫人道,“但她一个小姑娘,怎么好去那样危险之地,我没答应。”

秦夫人又说了些话,精神就有些不济了。

秦贯忠让她好生歇着,出了房门,恰遇到秦恬从灶上回来。

秦恬给她父亲行礼,“我让灶上做了冬瓜薏米炖鸭,用荷叶水煮饭,都是去暑热的吃食,父亲晚间多吃些。”

她这么说,秦贯忠点头道好,只是走到了她身前,问了她一句。

“你同夫人说,要去兖州看你大哥?”

秦恬是说过,“可惜夫人担心我安慰,不肯同意。”

“那你自己想去?不怕吗?”

秦恬说应该不怕,“女儿没去过,也不晓得怕不怕,但我想,应是不怕的。那是为民请愿的战场,不是纯是厮杀的屠场,不是吗?”

秦恬说完,见父亲一时没有回应,半晌,才道了一句。

“我儿说得有理,若你不怕,去亲眼看看也好。”

“父亲许我去?!”秦恬惊讶,明明前些日,父亲还嘱咐她不要出青州。

她父亲说是。

“去吧,也没什么不好。”

他说完,就叫了人来安排此事。

秦恬还是有些不可思议,不知父亲态度为何在此处转变,但忽的就能去前线探望大哥,便把那点疑虑抛到了一旁。

*

肃正军营。

朝廷军调兵遣将越发频繁,与肃正军开战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肃正军是应运而生,除了秦慎之外,并无什么领兵作战之人,这些日秦慎排兵布阵,从军中提拔了三位将领,但到底众人能否堪大任,还得看与朝廷接下来的这一战。

晚间,秦慎还要再去几位将领、教头处商议训练之事,孙文敬忽然派人请了他过去。

秦慎只能先放下了手头上的事,去了孙文敬营中。

孙文敬听闻他的脚步亲自到门前迎接,“你瞧是谁来了?”

秦慎不知,待掀了帘子看了过去,竟然是何老先生来了。

众人略作寒暄,何老先生就问起了与朝廷军的战事。

秦慎道,“也就这两三日了。”

何老先生点头,问起准备如何,秦慎简略说了几句,“......主要是兵将有限,许多排布难以成型。”

何老先生听了,顺势就问起来孙文敬是如何情况。

“听说西面行州也有人举旗,成了一支广诉军,往南也有前些日刚反了朝廷的南成军,有无可能拉拢一番?三军成一联军,人手就充沛起来了。”

有肃正军在前,天下造反之事渐如烽烟四起。

孙文敬也想过联军之事,“我先前派人去探了口风,但谁人不想做王,哪肯屈居旁人之下,虽然肃正军没有王,但自也不能都听他们安排,我以为此事恐怕难成,尤其南面的南成军与兖州颇有些距离,一时半会也联不上。”

他道,“守元道长还是希望此事能成,亲自去了那两地,试着说服那两军之王,纵谁都无法相让,但也要联手对抗朝廷。不过眼下还没有回信。”

何老先生捋了捋胡须,沉默了一阵。

“这样一来,兵将有限的难处一时无法缓解了。”

在肃正军中领兵的秦慎,也只能依靠自身来想办法抵抗朝廷的镇压。

秦慎默然。

倒是孙文敬突然叹了一句。

“若是能寻到那位东宫公主就好了!先太子后继有人,眼下顾虑加入肃正军的百姓也好,兵将也罢,就都不必再顾虑了。”

这件事自秦慎发现月影并非是公主之后,就没有了关于公主更多的线索。

公主是谁,又在何处,毫无下文。

他对此甚至有点不抱希望,何老先生则道了一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