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51)

作者:南暮沐 阅读记录

第52章 景元元年:新帝

制礼司在东望帝五十岁之后开始着手准备他的丧葬事宜,足足十二年。每一样陪葬品都有制礼司查过典籍又按例入册。根据东望帝的喜好不断添加相应东西。林笙跟着阮湘霖一起过目陪葬品册,成书的册子端到面前时还是让她暗自惊讶。“这些应该是阮姑姑来陪您看的吧……”“她想离宫,处理完女官局的事情之后便离开。”女官局上下均知,一旦阮循离开掌司之位,下一任掌司必定是林笙无疑。唯一的问题是,没人问过林笙愿不愿意。阮湘霖此时想起这件事,询问中并无觉得林笙不愿意的意思:“你呢,之后打算怎么办?”她以为林笙会说留在宫中,继续在女官局做事。毕竟她已经不可能再入朝堂,这辈子也只能如此。“想回临江,离开那十几年,还是想念家门后的小溪呢。”“回临江?”回答完全超出阮湘霖的意料,她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长大的姑娘。她第一次见她时才九岁,像个小不点,个子不高,乖乖的,喜欢吃各种新鲜玩意,最爱蛋黄酥。现在的林笙已经比她还要高一点,早已不是执著蛋黄酥的小孩子。步态沉稳,不再走着走着蹦跳起来,一言一行更是有章程,偶尔天马行空一些,终归还是稳重的。如果不是家世不够,如果不是身份不合适,主内安外均可的性子实在太适合……她可是褚申墨亲手教出来的。东望帝丧仪后半月,林笙坐在经书殿前发呆。新帝龙袍没有她可发挥的余地,交给手下人去做了。她很少管有固定规制的衣服制作。但是褚申墨、阮湘霖的四季常服都是她亲自选的样式和布料,有时亲自染布,有时会去请阿四来染,总归是不会让他们穿的一成不变。龙袍这种能写进碑文的东西,还是给别人做吧。身后有很轻的脚步声,这个时候宫里还能如此淡定的,不外乎阮湘霖与褚申墨,可以算上阮循。“阿墨哥哥,是你吧。”林笙没有回头,凭直觉猜,满脑子只有这一个答案。“是我,你在这里做什么。”春风料峭,寒意犹在,褚申墨带披风过来,轻轻披在林笙身上。“你怎么知道我没穿披风。”“去女官局寻你,看见披风在房中。”林笙任由褚申墨将披风系在自己身上。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这个马上成为东陆新帝的人,心中有话语万千,满心离别伤感。“不如,与我共赏山河。”褚申墨的话带着试探,如今的他已经不需再如之前一般想着自己的恩宠全来自于父亲的恩赏,如果父亲不高兴,他的母亲会过得更难,自己的地位也会不稳。所有人都说他应该是东陆的皇帝,所以他便要让自成为东陆的皇帝。“明日,就要喊你陛下了呢……叫……皇帝哥哥吗?”“我更喜欢听你喊我阿墨哥哥。”“从前在宫里不能逾矩,不能直呼贵人名讳,明日之后,便更不能直呼你的名讳了。”“我一直很羡慕阿彻,你只会喊他阿彻哥哥或者哥。”林笙从未在褚申墨面前喊过姜怀彻“哥”。这种细微之处的分别在她心中意味着可以放肆以及必须循礼的提醒。因为要时时刻刻让自己记着褚申墨是未来的皇帝,所以要加上前缀,在他面前保持清醒理智。因为和姜怀彻生活在一起就像普通人家一样,所以可以喊姜怀彻“哥”,不必加前缀。“有一次去腾虎营,远远听到你喊他了。”褚申墨浅笑着,给林笙解释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件事。“虽然你们都是我的义兄,但在将军府更像生活在平常人家。”“阿笙,你想回临江,是吗。”褚申墨说的肯定句,林笙便知道,褚申墨一定见过阮湘霖,且聊起过自己。“当年入宫,是想帮你,明日我的阿墨哥哥便是东陆新帝,我的梦想实现了。后宫自然会有太子妃替你打理,我留下并无用处。”“如果我像那年一样说‘林笙,我想你替我打理东宫’呢?”林笙侧头看向褚申墨,两人目光赤裸的撞在一起,谁都没躲闪。曾经他们有很多次这样的时刻,各自坚守心中的目标,谁也不肯退步。往往是其中一人实在心疼对方,主动软下来,事情就此揭过。这一次谁也没软下来。“林笙,我想你替我打理内宫。”“女官代为打理东宫可以,但后宫有皇后,女官只是执行,不如放我自由,有一日你需要我帮忙,我定会回来。”“那你便等等,等一段时间再离开。”林笙知道此时硬要走会伤褚申墨的心,点头应下。对她而言,就算出宫去,若褚申墨需要她以命相护,亦会第一时间赶回来做他的战友,做他背后最可信任的伙伴。这是她终生要偿还的恩情。“阿墨哥哥你记得吗。我第一次说要做东陆第一位女朝官就是在经书殿。我说我要科考,要入朝,要与那些没事便弹劾人的大臣论上一论,更要报林家十几口的仇。”“记得,你那时候个子还不到我胸口呢,在母后宫中小学堂,母后放你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你便趁我在东宫时找我,要我教你。”“我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何殿下做的这样好。你说,生来便被视为东陆的未来,即便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学习朝政,也要去学。后来见过百姓疾苦,知自己的荣华均来自臣民,便更不能昏聩无能,要做这天下的脊梁,要让东陆万民安居乐业。”“带你回东陆我有自己的私心。临江一战若是没有在大殿上耽误,若能再早一日出兵,阿笙的家人或许都还活着。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无力。即便知道父皇因为母后对我多有不满,但他总归没有昏头,并不动摇我的太子之位。临江那一战,我却在朝上和大臣论了三日,实在没想到,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可以少死那么多人。在那之后,我才开始查朝臣,如果在那一战之前就查出兵马司有问题,结果真的会不一样。”“阿墨哥哥呀……你真的做的很好了呢。”林笙在入经书殿以前的功课褚申墨居功至伟,阮湘霖虽然也是宫中长大,但对学问算不上精通,只能给林笙自由。而褚申墨不需要处理朝政的时间在书房放小书案,林笙同他一起看书,不懂的当场与她说明白,遇到自己也疑问的问题会带她去找孙磐一起答疑解惑。有时大臣在二人看书时来访谈论朝政,褚申墨亦不避讳林笙,让她在屏风后旁听。许多大臣不知道林笙了解自己是因为他们与太子谈论朝政时林笙就在屏风后,一字不落的进了她耳朵。良久,褚申墨在自己的披风下拿出圣旨:“阮姑姑决意离宫养老,你也知道她年轻时的心事困她一生,女官局的掌司,便由阿笙做些日子如何?”皇帝的圣旨没有人可以不接,而褚申墨现在给她这样的权利。接下圣旨意味着要入女官名册,林笙想的还是过段时间离宫:“入名册……”“作为掌司,明日可以去勤政殿前与众臣一同迎新帝登基。”“那……我就做一下东陆在职时间最短的女官局掌司吧。”林笙起身要跪恩。褚申墨亦起身,拦住她:“私下不用跪我。”登基大典恢弘,勤政殿前广场中乐声激荡,似天地齐奏。三次山呼,林笙随众臣跪拜起伏。抬头向高台看去,褚申墨的目光似乎看向自己的方向,她不知道他能不能看见,但是还是对着他的方向笑了。褚申赟被褚申墨留在垣来城中负责禁军。有大臣暗示他这样并不妥帖,但与褚申赟有亲手交兵符之举在前,若不留下重用,亦落猜忌之口实。至于褚申策,之前还说要他留在垣来城,挂个虚职,做闲散王爷便是。不知怎地,一夜之差,褚申墨突然下令要他去封地,甚至不等到登基大典结束。戚王知道后连夜进宫,请褚申墨为褚申策更换封地,将二人封地相连。总归对自己看着长大的弟弟有恻隐之心,应了戚王的要求,二人就算离开垣来城也能时常一起喝酒品茶。阮湘霖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后,至于东望帝其他妃子,不想离宫的按照位份进一位,封太妃太嫔。想离开皇宫的出家者会为其修建修行之所。唯一一个连林笙也看不明白的地方,也是所有人都盯着的地方:封少兰并没有被封为皇后,皇长子也没有被赐名。前者理由是她身体不好,不方便行大礼册封,后者没有给出任何理由。阮湘霖旁敲侧击问过几句,褚申墨半笑半打岔揭过去,见儿子态度坚决,阮湘霖只好就此作罢。当新帝迁居紫薇殿时,封少兰依旧被留在东宫,以太子妃之名。林笙不知自何时起,她最熟悉的太子哥哥变成现在这副样子。别人说什么他都会笑着应和,唯独在封少兰身上,态度始终不改。新帝不能有这种话柄在众臣手上,有机会还是要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她没等到这样的机会。

上一篇:【ABO】顾先生的小替身 下一篇:盐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