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同人)宋慈探案之毒阎罗(58)

作者:林下一度 阅读记录

徐扬道:“徐某的手下是去东湖修建别馆去的,精神都集中在别馆的修建上,哪里顾得到其他事情呢?”

宋慈道:“先不说徐大人的手下,会不会发现有人划着船来别馆门口沉尸,本官只问徐大人一句话——是谁想不明白,要划船到知县大人的别馆门口来沉尸?这人究竟是发疯了,还是魔怔了,你觉得天底下有如此狂妄愚昧之人吗?”

徐扬没法回答宋慈的问话,又把头低下去了。宋慈则从手中掏出一把金豆,接着道:“这是从死者袖中发现的金豆,每一粒金豆,上面都刻有篆书写成的‘武’字,跟武德庭所说的互相印证了。这是武元钧的金豆,是武元钧当着你的面,送给崔文川的金豆,以作为他给别馆作画的报酬。是这样吗?”

徐扬气急败坏道:“我不知道,武元钧为什么要给崔文川金豆,这是他们俩的事,与我无关。”

宋慈道:“这么说,你现在承认这具尸骨的主人是崔文川了?”

徐扬道:“我只是说武元钧要给崔文川金豆,是他们之间的事,没有说这具尸骨就是崔文川的。”

宋慈冲萧景道:“萧景,拿泥模出来,给徐大人看看。”

于是萧景便将泥模出示在徐扬面前,道:“徐大人,在来开建县之前,萧某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崔文川这个人,而这个泥模,是萧某根据这具尸骨的头颅骨捏塑而成的,你看看吧。”

果然,徐扬,徐班等人一见这个泥模,无不惊惶失色,徐班与几个家丁更是满眼恐惧,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宋慈见徐扬还是拒不认罪,便再度使出“杀手锏”来,他向王勇递了个眼色,王勇便令人将湖底捞出的青铜鼎抬了上来。

徐扬,徐班等人一看到这只青铜鼎,神色似比方才更加恐慌了,但他们的眼神,却没在青铜鼎上过多停留,都只是匆匆一瞥,便转过头去不再看它。宋慈知道,这是他们在逃避,他们无法正视这只青铜鼎,因为这只鼎,会不断提醒他们犯罪作恶的事实。

“徐扬,徐班,抬起头来,”宋慈道,“这只青铜鼎你们认得吗?”

两人稍稍抬头,又往鼎上一瞥,便再次将头一转,看向别处去了。

宋慈接着道:“这只鼎是绑在崔文川的身体上,与他同时沉入东湖中去的。而这只鼎是哪来的呢?就是从徐大人的庆湖楼来的。

当初武元钧武员外,为庆祝别馆建成,特从礼器店‘崇古堂’购买了龙纹凤纹两只青铜鼎,送给了徐大人,并将其摆在了别馆的庆湖楼中不是吗?

这是崇古堂掌柜的供词,与崇古堂账簿记录,二位看看吧。”

说罢,宋慈便将相关证据扔在了徐扬,徐班面前,二人看过之后,神情彻底慌乱,浑身肌肉都哆嗦着,战栗着,但还是不说话。

宋慈继续道:“如今庆湖楼内,只有龙鼎还在,凤鼎却绑在崔文川的尸体上,与其一同沉了东湖,徐扬,你还不承认你杀害崔文川的罪行是吗?”

徐扬被宋慈重重喊了一声,这一喊,似乎将徐扬从迷梦之中喊醒,终于,在如山的铁证面前,他开口说话了。

“是,那崔文川是我杀的。”徐扬的声音很是低沉,听上去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可言。

宋慈见其终于招供,心中一喜,接着道:“何时,何地,具体又是如何杀了他的,请徐大人从实说来。”

徐扬道:“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未时的样子,我让徐班,徐开二人将其勒死,但当时并未沉尸,因为白天,东湖一带,做农活的,游山玩水的人颇多,不好做事,便等到晚上亥时左右,才重新行动。

我让徐班,徐开二人,拿了庆湖楼的凤鼎,将其绑在崔文川身上,趁着月黑风高,划船到正北的水域,将尸体沉没了。事情的经过,大约就是这样了。”

宋慈道:“徐扬,你杀这么一个画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武元钧推荐崔文川去别馆作画之时,你不是很高兴吗?武元钧请你和崔文川吃饭,正式聘请崔文川为别馆作画之时,当时也是气氛融洽,彼此如知己一般,怎么仅仅过了一个月,你却将那崔文川杀害了呢?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到杀害崔文川的动机,徐扬再次沉默了,把头一垂,再也不说话了。

宋慈怒道:“徐扬,你已犯下累累罪行,穷凶极恶,罪无可赦,且诸桩大案要案,你都已供认不讳,杀害崔文川的事实,你方才也认了,那么杀害崔文川的原因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呢?你隐瞒着,对你也没有好处,说出来还落个有始有终,敢作敢当,却为何不说?”

然而不管宋慈如何发问,如何启发,徐扬从此如死猪一般,无动于衷,再也不发一语。

第四十九章 阎罗图(一)

宋慈讯问徐扬无果,转而去问管家徐班,然徐班也只承认他在徐扬的指使下,与徐开一起杀害了崔文川,至于徐扬为何突然要将崔文川杀死,他也不得而知。

宋慈再问徐开,徐开的说法与徐班一样,对于“徐扬杀崔”的动机,也是一无所知。

宋慈无奈,便先将徐扬等人重新押入牢里去了,自己则打算去崔文川家看看。何县丞便自告奋勇道:“宋大人,下官知道崔文川家住何处,还是由下官来为大人带路吧。”

宋慈道:“那就有劳何大人了。”

何县丞道:“哪里哪里,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宋大人请。”

“何大人请。”

于是,由何县丞领着,县衙,提刑司两路人马,便一起往崔文川家去了。

宋慈等人赶到崔家之时,崔文川年过七旬的老母,正在费力地搓洗衣服,见官家有人来,便起身相迎。

为防人马杂沓,打扰崔母清净,宋慈只带何县丞,萧景,冯天麟三人入室,其余人等均在院中候命。

崔母将宋慈一行迎入屋中之后,忙着端茶倒水,好不殷勤,一边忙一边说:“文川也不在家,这房子我也没怎么打扫,乱了点,让大人们见笑。”

宋慈道:“老人家不必客气,坐下来说说话吧。”

于是崔母便坐了下来,问:“诸位大人是找文川来了是吗?可惜文川不在家,他是四处给人作画的匠人,一年到头不着家的。”

何县丞道:“文川多久没回来了?”

崔母道:“有些时日了,去年十月份走的,说是给知县大人作画去了。”

何县丞道:“走了那么久,也没回家来,您老怎么一直不报官啊?”

崔母道:“报什么官?不是一直在徐知县那儿做事吗?年前徐知县来看我过,说他那儿的差事已经结束,但文川又接到了广州那边的活,那边急,没空来家里道别,人家马车拉着去的。”

何县丞道:“这些事是徐知县亲自登门来说的是吗?”

崔母道:“是啊,徐大人亲自来的,说顺便来拜年了,还给了我不少银子。徐大人好官啊,好人啊,对人客客气气的,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了,这回徐大人怎么没一起来呢?”

何县丞看看宋慈,那眼神似乎在向宋慈请教,这问题该怎么回答?

宋慈亲自问崔母道:“我也奇怪,怎么徐大人不一起来。不知徐大人与文川之间,闹了什么矛盾没有?”

崔母道:“矛盾?徐大人与文川能闹什么矛盾呢?当初也是徐大人把文川请去的,看上去对文川很是看重的,他俩能有什么矛盾?”

宋慈道:“徐大人的事,宋某有空再跟您说。这次冒昧打扰,是想看看文川所住的地方。”

崔母道:“这有何难,文川住楼上了,大人随我来吧。”

于是由崔母带路,一行人又走上楼去,来到了崔文川的房间。

“文川就在这里读书作画的,满屋的墨水味。”崔母道。

这屋子看着简洁朴素,井井有条,壁上挂满了崔文川自己所画的作品,山水,花鸟,人物,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书架上,书桌上,则堆满了各种图书和画册,这些画册大部分是从外面书肆中购得的,也有少数是自己装订的,里面的图画也是崔文川自己所画。

上一篇:【ABO】顾先生的小替身 下一篇:檀香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