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咸鱼他躺平又失败了(103)

作者:纸有问题 阅读记录

“我不要,我要去写春联。”宁牵坚持道。

路总额头青筋跳了跳,思考了两秒后,果断在胜负欲和老婆之间选择了后者。

路桓则跟着宁牵来到了标着“写春联小组”的教室,两人站在教室门口看了几秒,还是宁牵先开口问道:“请问,这里是‘写春联小组’的集合点吗?”

教室中唯一一个带着眼镜的男生抬头看来:“你们是?”

“我们是同心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来参加‘写春联小组’的爱心助力。”

宁牵话音刚落,就看到男生厚厚的眼镜片都挡不住的如狼似……啊不对,热情似火的目光。

“欢迎你们的加入,这里就是写春联小组。”男生说着就要冲上来握一握宁牵的手,但被宁牵身后的路总用寒芒一般的目光给吓住了,手在空中拐了一个弯,摸了摸头发说道,“快进来,快进来!”

宁牵和路桓则刚进门,男生就立马把大门给关上,似乎生怕晚一秒这两人就跑掉。

路桓则:“……”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宁牵倒是没在意,而是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的组员呢?”

男生眼神游移,沉默了几秒才说道:“都在这呢。”

路桓则:“……”预感成真了。

察觉到神色冰冷的那个男人脸色更难看了,男生有些担心地问道:“你们该不会又要去其他组吧?”

本来选择来参加写春联小组的志愿者就少,之前来了两个人,看到只有他一个人,便找了个借口就跑掉了。

男生有些沮丧地扶了扶眼镜:“没事,你们要换组就换吧,我知道写春联确实有些……”

“你准备的写春联材料在哪?”宁牵打断了男生的碎碎念。

男生还没说完的话卡在口中,等到反应过来宁牵是什么意思,他脸上立马露出喜悦的神情,也顾不上旁边高个男人恐怖的眼神,一把拉住宁牵就往教室后面走。

“在这呢。”男生说着就从教室最后面的桌子底下拖出一个不起眼的大麻袋,然后一样一样往外拿,“这是我准备的笔墨纸砚,这是毛毡,这是镇纸,这边是写好的春联,这边是还没有写的空白红纸……”

眨眼间桌子上就堆满了写春联需要用的各种工具。

宁牵随手拿起一幅春联扫了一眼,落笔有力,结构方正,虽说比不上名家大师,但用在写春联上还是绰绰有余的。

路桓则目测了一下写好的春联数,大概有二十多幅,便问道:“只有这些吗?”

“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写了好久了,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男生有些尴尬地推了推眼镜,随即又说道,“其实连这二十几幅我都不确定能不能卖完。”

现在只是临近放寒假前夕,还不到采购年货的时候,就算有人想提前囤积年货,人数也不会太多。

这一点路桓则也想到了,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觉得投入“写春联项目”是一个并不明智的决定。

宁牵对此却显得很淡定,他拍了拍男生的肩道:“别担心,肯定卖得完,我们可以再准备一些不同内容、不同字体的样品,到时候先摆出来,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或订制要求现场来写。”

这就是宁牵选择写春联小组的原因之一,他自己就是开手工小店的,自然清楚做手工的难易程度,一件小小的工艺品可能就会耗费不少时间,这也导致容错率很低,费心费神做出的工艺品如果顾客不喜欢,那就只能砸在手里,要边卖边做调整是不现实的,尤其对于这些还没真正买入社会,缺乏市场经验的学生来说,想要一来就吸引路人的眼球不是件容易的事。

写春联多灵活啊,以前他和哥哥一起去准备年货的时候就看见过菜市场旁会有老大爷摆摊写春联,周围围了一大圈人叽叽喳喳让摊主根据自己的需求现写现买,现写的春联即使比不上那些印刷版的精美,但要的就是这种热热闹闹的人气。

“春联的内容倒好说,可是这字体我只会楷书,行书也会一点,但写得不太好。”男生说道。

“没事,这不是有我们吗。”宁牵说着就把毛笔塞进路桓则手里,“路总,来一个。”

路桓则挑了挑眉:“你怎么知道我会书法?”

宁牵一边研墨一边拍马屁道:“路总的签字那么龙飞凤舞、遒劲有力,就知道书法肯定也不会差啦。”

他还记得有一次和路桓则回路家老宅时去过他母亲以前的房间,他就在房间看见过几本书法临摹草稿本,上面的字形虽说还有些不成熟的潦草,但也隐隐可以看出写字人日后笔法的雏形了。

路桓则收回看着宁牵的目光,认真看着手底的红纸,略微思考了几秒,才起手落笔,一气呵成就完成了上联。

男生也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夸赞道:“您写得可真好,比我爷爷写得还要好。”

他爷爷的书法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十里八乡的村民逢年过节都会来找爷爷写春联,在他看来爷爷写得已经是顶好的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看起来二三十岁的大哥哥的书法造诣比他爷爷还高。

路桓则刚写完一幅对联,宁牵又说道:“路总,换个字体再来一个。”

路桓则刚刚用的行书,字形流畅,走笔潇洒,再次落笔又换了更加狂放的草书,比起之前多了许多不羁之气,等到宁牵再递上新的红纸时,又变成了稳重工整的楷书。

男生在一旁已经看得目瞪口呆,这该不是来了一个书法老师吧,看向路桓则的目光也从一开始的有些畏惧变成了热烈。

“老师您快坐,要喝口水吗,需不需要放点茶叶?或者您更喜欢冰红茶、茉莉花茶、茉莉蜜茶,我给您去买?”男生一秒化身小狗腿。

宁牵也不停夸奖起来,一会儿“路总的字颇具盛唐气象”,一会儿又是“神韵乃魏晋风骨”,甚至连路桓则还没落笔,只是端了个起笔的姿势,宁牵都要夸两句“真有大家风范”。

就在两人的吹捧中,路总迷迷糊糊就写了十几幅,等到宁牵又要往砚台里加墨水,他才反应出来一点不对劲。

路桓则把笔放下问道:“字都给我写了,你俩干嘛?”

发现路总终于回过味来,宁牵还是不慌不忙道:“我给你研墨,他给你倒茶,路总这一手好字就算放在古代,那也是世家公子的气派,世家公子怎么能没有专职小书童呢?”

听到宁牵自比自己的书童,路桓则不知想到了什么,看向宁牵的眼神也暗了暗,手中却还是重新拿起了毛笔,继续在红纸上书写起来。

第71章

吃过晚饭后,夜市售卖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许多志愿者和结对的学生已经早早占好了摊位,宁牵他们这一组到的算晚的,只找到了一个角落的摊位。

也幸好他们的春联小摊摆起来不复杂,铺上桌布,在小摊的两角挂上了两个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又在摊位中央把路桓则亲笔写下“春联小摊”四个大字的红纸贴上,再把已经写好的摆出来,在桌子的另外半边放上笔墨纸砚和空白的红纸,布置工作就算完成了。

同心慈善基金会租下的是江市最热闹繁华的一条夜市街道,晚饭过后,就有不少附近居民沿路散步过来,因为提前几天同心慈善基金会已经做过了夜市活动的宣传,还有不少距离远一些的市民也驾车过来看热闹。

起初,春联小摊并无人光顾,比起售卖糖水、花灯、手串、糖果点心、烤串麻辣烫,春联看起来的确没啥吸引力。

男生看着旁边小摊挤满了顾客,自己小摊甚至还没开张,心里也不免着急起来。

“小庄,吃吗?”

正焦虑着,就看到面前递过来一串糖葫芦,宁牵笑眯眯地看着他,经过一下午的时间,他们也熟悉起来,男生叫庄希,因为年纪还比较小,宁牵就喊他小庄。

“不……”庄希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糖葫芦就已经塞到了他手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