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苦海亿万重(502)

作者:长生愁 阅读记录

万族,天庭,诸界,有专门的史官来记载大帝的事迹。

真仙没有这资格,准王也没有这资格,诸王之下,只有界主与大帝,能有文明史官专门记载生平,单独列传。

所谓青史已载,不可改也。

一部部史书,陈列在虚神界的最高处,任何一个人都能看,但强如仙王都无法更改。

作为当世大帝,姜恒宇只有说一个天黑了,就会有无数人解读,猜测。

是黑暗动乱来临,还是恒宇大帝感慨世道黑暗。

总之不可能是纯粹的天黑了。

女帝淡然道:“那就避开吧。”

恒宇大帝若有所思,回到姜家之后,嘱咐家族弟子不要乱动,稳定如今的秩序,自己要往中州而去。

姜家的当代家主是恒宇大帝的孙辈,二代的子嗣大部分飞升天界,少部分留在神源之中。

光阴无情,大浪淘沙,只留下少数的精英,一代代逝去,人间三万年,孙辈都开始稳重起来,真正的年轻人是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

得知老祖大帝要离开东荒的消息,稳重的姜家家主也不稳重了。

“大帝,您要离开多少年?”姜家家主小心翼翼问道

恒宇大帝感悟体内的生命,沉默片刻,缓缓道:“少则百年,多则千年。”

姜家家主眼瞳一缩,想到大帝已经三万岁了,以有瑕混沌体的寿元也快走到尽头。

难不成是要开启第二世了吗?

“大帝,姜家血脉遍布大宇宙。”姜家家主神色凝重道:“寻遍九天十地,或许可以炼制一炉九转仙丹!”

姜恒宇摇摇头,并且叮嘱道:“我去中州,不必寻我。”

从荒古禁区出来之外,恒宇大帝短暂逗留姜家,然后一路朝着中州方向而去。

史书记载:恒宇大帝晚年,与禁区之主论道,而后远走中州。

中州、北原、东荒、西漠、南岭,五大地域辽阔无边,如果单靠飞行的话,即便是相邻的大域,一般也需十几年。

但,对于大帝而言,无尽星域都是一步之遥,大宇宙是后花园。

从东荒到中州,就相当于家门口闲逛,邻居串门一般简单。

只不过,这一次恒宇大帝异常低调,没有出动金光大道,迎来万灵膜拜,只是缩地成寸,如同普通修士一般,浏览东荒景色,缓缓靠近中州。

看那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听那水卷浪花,雨落山河,溪泉石上流,从人世间巅峰至尊大帝的位置上走下来,近距离感悟自然,又是另外一重美。

大帝的视角与凡人的视角,不同而又相似。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唯有大帝可悟。

恒宇大帝行走在红尘中,迈步在山水间,悠闲无比,一颗心灵轻松。

混沌体奥秘,仙道的征途,红尘的高远,人世间的血与战,统统都放下了。

万古悠悠而逝,改变了什么,唯有山河自然永在。

“红尘是不朽,不朽是真仙。”

恒宇大帝淡然一笑,踏一叶扁舟,登山而行,湖水淹过山根,如同一面明镜,倒映出一座朦胧的青山,雾气缭绕,如同仙家之地。

他立足于山巅,回首望东荒,又看了看中州,低声道:

“北斗五域,对应混沌体的五大秘境,是一个小宇宙。”

“东荒仙气缥缈,是仙台秘境所化,中州繁华,龙气最重,皇朝林立,是化龙秘境所化。”

“东荒不适合圣灵孕育,中州才适合圣灵,有龙穴石胎。”

中州大地有万丈龙瀑飞坠,有丹崖仙石九窍,有通天神木耸立,有万载灵药芬芳。

这里上接建木,下连龙脉,紫气冲天,氤氲一片,地下祖脉很多,许多无上大教都会筑城蓄养天地精气,演化成修行的净土。

故而,中州大地诸国林立,从皇朝到王国不等,各自一方特色。

演化天地大道,点化龙脉祖根,中州皇都几乎快演化为天都了,如神国降临。

当然,任何时代,任何区域都不少散修强者,隐居世间角落。

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

空灵山,是中州一片不起眼的角落,姜恒宇立足于此

任凭谁也想到不到,在一方荒野山河中结草庐隐居的是一位大帝。

但,若是以源天师的视角来看,则会发现此地是万脉之所在,诸教之来龙,处于中州的一个核心节点,虽然比不上龙穴祖脉浩瀚,但胜在细水长流,百川汇聚。

各有各的玄妙,各有各的作用。

这样的节点,极其特殊,非至尊不可捕捉。

“中州的仙府世界?”

恒宇大帝察觉到了其中的奥秘,这是一条成仙路的节点,揣测片刻之后,判断这是一条错误的成仙路。

是曾经不死天皇留下来的道场。

正确的成仙路,距离这个时代还有二三十万年的光阴。

“到时候北斗争锋,诸帝齐出,诸仙降临,争夺一域本源,可是一场好戏。”

恒宇大帝感慨一声,自己怕是用不上仙域的机缘了。

二三十万年之后,他若不坐化,也该仙路有成,红尘过半,不可能转移道路去成就界仙大道。

地仙道,界仙法,以及一些特殊的强者,他们或许可以一口气吞掉仙域,然后演化九天,借此成就仙王道果,省去无数年的苦修。

这是一条捷径,这种机缘是留给特殊的帝与仙的。

不属于自己。

恒宇大帝坚定道心,在混沌的大道上,一心一意勇闯下去。

没有三千年,甚至一千年都没有,用了九百八十一年!

一尊人形的圣灵从中州而出,征战四方,建立了一个辉煌的古华皇朝。

中途不知道掀翻了多少个圣贤的道场,甚至有准帝手握帝兵,准备扼杀天骄。

但,在准帝打出极道神威的那一刻,滔天血气自中州崛起,一尊无上大帝从龙穴中走出来,轰动大宇宙,让万道哀鸣。

那一种无敌的气息,是成道者没有错,让无数生灵颤抖俯首。

四方圣人,诸天准帝纷纷来朝拜这一位新帝,恭贺古华大帝成道,君临大宇宙,古华皇朝成为不朽神朝。

可,当一些精通史书的准帝降临的时候,纷纷神色大变,大礼参拜大帝之后,快速离去。

有人旁敲侧击,但,知晓真相的准帝们讳莫如深。

直到许多年后,古华皇朝占据神朝没有掀起北斗大一统,古华大帝也如万古大帝一般,中规中矩的统御宇宙。

才有准帝小心翼翼说出自己的猜测:“古华大帝,极有可能是恒宇大帝活出第二世。”

大宇宙哗然,因为古华大帝的气息与混沌体根本不搭边。

史书记载,恒宇大帝是半个混沌体,如果他活出第二世,应该朝着混沌体的方向进军,怎么会有另外一个领域。

而且,古华皇朝的帝子皇主是一位圣灵,难不成是圣灵道侣,大成圣灵有孕。

想到大宇宙中流传的许多人欲道祖师传言,许多生灵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然后没有深究下去。

大帝的家事,谁敢深究,在一位当世大帝在位的情况下,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至于天界中许多女至尊气冲冲联合起来,准备下界找恒宇大帝算账,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帝的事情,少打听,容易招惹大因果。

如此又过了一万年,大宇宙不乏有至尊出世,如另类成道的天骄,再比如力可伐帝的大成圣体,但,终究无一人逆天成道。

那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恐怖的帝劫,令世人纷纷猜测,是否是一尊混沌天帝镇压人世间,才让大劫如此恐怖。

否则,按照常理而言,应该有一两尊大帝出世,同古华大帝并列。

一世成道二三人,这是荒古大部分时代格局。

终于,在一万一千年的时候,有一位绝世天骄崛起,仙三战圣人,圣人战大圣,大圣战准帝,准帝与至尊争锋,一路沐浴王血,高歌猛进,闯入帝路九重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