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相两倾国+番外(529)

作者:敛舟 阅读记录

关雪净回来,凤千姿也是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才来见她。

“千姿——”关雪净赶紧抱着凤千姿撒娇。

凤千姿推开她,“好好说话。”

“你都不想我吗?”关雪净扮可怜。

“想有什么用?总要等你回来才能见面。”凤千姿嘴上说得理智,手却摸着关雪净的脸,“是不是瘦了?”

“还好吧。”关雪净捏捏她尖尖的下巴,“你才是真的瘦了。是不是太辛苦了?”

两个有情人许久不见,自然要叙一番离愁别绪。

初元元年,钦差薛艾巡查水利,查出贪墨疏通河道银钱的官员乡绅十几人,她亮出皇帝圣旨,将贪官就地革职,换了巡查中发现的好官员,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在巡查中,薛艾遇到一个能人,此人名叫高逸,没有任何功名在身,但是说起水利方面头头是道,薛艾和他攀谈了好久,据他说,他家是几代河工,最了解这里的水文地理,河道疏浚。

薛艾当即请他帮忙出谋划策,拿出河道疏通的有效方法。老头也不含糊,短短几天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薛艾不懂这些方法是否有效,让当地官员再找几个老河工过来共同参详。

方法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些问题,大家坐下来商议,很快一个完整的方案就成型了,比工部拿出来的那些方案强多了,关键是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薛艾不敢独自决定,派人先将方案上报京城。冯静苏拿到方案后也找了工部的人来商量,但是她找的都是工部最底层的小官,让他们每人对这个方案的优缺点说出一二。

有个叫任荣的官员一看这方案表情就不对,冯静苏先点了他发言,他是认得高逸的,一看这方案就知道是高逸提的。

“有什么问题吗?”看来这个高逸不是第一次提方案了,显然并没有得到重用。

任荣在冯静苏面前还挺紧张,想了一下才道:“回陛下,如果按照这套方案疏浚,确实可以保河道长年不堵,是个一劳永逸的好法子。”

冯静苏点头,“说缺点吧。”这么好的办法都不用,缺点一定不小。

“最大的缺点就是耗费巨大。”钱,太费钱。

太上皇不是不想按照这个办法修,但是一看可能花费的数目,就直接放弃了。高逸考虑的是如何疏浚水道,至于花多少银子,他不考虑。但是朝廷要考虑,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把钱全都用在这里,那样别的地方还活不活?朝廷还活不活?

冯静苏竟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虽然她现在还是缺钱,但是钱其实是最可以忽略的缺点。

“任荣,你即刻回去算一下,按照这个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银子,给朕一个大概的数目就可以。”

任荣还没回到工部呢,他的官职就升了。他不过是个小官,虽然在工部任职多年,但一直得不到升迁。平时面圣也轮不到他,没想到今天仅凭这一席话就升了官,他的心里充满了干劲。两天就把数目核算出来,呈到冯静苏的案头。

冯静苏看着这个数目,不算惊人,但是她需要下一定的决心才能决定。到底要不要一劳永逸?要不要集中朝廷的所有银钱用在水利上?

在思考了一夜后,她做了决定。户部即刻拨款,第一批三百万两要在三天内准备好存入飞叶津钱庄。

薛艾也收到消息,就按照高逸的方案,开工。前期所有的疏通此时出现了一定的成果,至少今年春季的旱灾是挺过去了。但是马上到来的丰水期对于修筑河道是个考验。薛艾提了自己的担心,高逸提出先修陆上建筑,等夏季过后再修水下建筑。

三百万两银子,这是只有飞叶津钱庄才能吃下的数目。户部把银子存进钱庄,钱庄开出银票,冯静苏派人将银票送到薛艾手中,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然而飞叶津钱庄却告诉冯静苏,不必等银票,只要飞鸽传书到了当地的钱庄,薛艾就可以直接提银子,不需要任何凭证。

第217章 出京抓狐狸

冯静苏挑眉,这掌柜好霸气。掌柜对此只是笑呵呵,有皇帝在,他怕什么?

是啊,有一个国家的信用备书,钱庄怕什么呢?

这是飞叶津钱庄的第一次尝试,出于对飞叶津弟子的信任。但是很快,这种模式就传遍了整个大陆各地的飞叶津钱庄。只要有足够的信誉,就可以无凭证直接取银子,留下字据便可。等到银票送来,钱庄会自动为客人抵消收支,方便快捷。

飞叶津书院。盛辞看着最近报上来的账本,“外面的人越来越会赚钱了,我看他们都成精了。”

“这样不好吗?你总怕书院哪天塌了,现在不怕了吧,就算书院哪天被她们玩塌了,你也有足够的银子重新盖一座出来。”血蚕揉捏着盛辞的肩。

上一篇:方才你掉马了 下一篇:把酒话桑麻

同类小说推荐: